上個星期五,帶城大MBA學生到東莞美達玩具廠參觀,傍晚回到香港才知道原來港股坐了一次非常恐怖的過山車。晚上8時後接二連三有記者打電話來,告訴我美國聯儲局減貼現率,問我怎麼看?
過去3個星期,金融市場的變化真是令人眼花撩亂,不知所措。這與當年亞洲金融風暴不同,1997年的金融風暴,股市是一路向下,因此,當時我當機立斷,進行大清倉之後,就安安樂樂地看好戲。如果我膽子大,狠狠地沽空數十張期指,早已發大財。但是這一回,則不斷地峯迴路轉,大跌之後是急漲,人人的心情一下子往下跌,一下子又見曙光,一下子貪婪之心重燃,之後又變成恐慌、憂慮。
我認為投資之道,最重要是保持心情輕鬆,一切依計劃進行,不要被外來的因素影響,我把我的股票分三部份,一是短炒、二是中線持有、三是長線持有。之後,我會參考我自己創造的「曾氏通道」的圖,今年年初,《蘋果日報》破天荒第一次主辦投資講座,我就在講座第一次與讀者們分享這個測市方法,並預測2007年恒指可以升到23000點。換言之,恒指到了23000點已經是屬於偏高,在曾氏通道圖的90%位置,再往上升的機會只有10%。所以,恒指破了23000點之後,我就很小心,終於在7月底,出現第一個調整時,我先清理掉第一部份,即短炒股。然後訂下一個撤退線,即恒指21000點,破了這點,我也大幅減持第二部份中線持有股。如果恒指再往下跌,跌破18500點,我會清掉剩餘的第二部份中線持有股。當然,第三部份的長期持有股則不會賣,再持有多10年也不怕。
只減貼現利率不足夠
現在,聯儲局出手救市,該不該追貨?我自己不會追,最基本的原因是現價與高位比較,只有10%多一點的折扣,不算是很便宜。我買股票是希望買那些能升一倍或以上的股,而不是天天在市場上買進賣出,企圖捕盡每一個小小的幅度。10%的利潤對我而言,一點吸引力也沒有,10%的損失,也不是問題。過去數星期賣掉的股票中,有些虧損,有些賺錢,虧損者虧不到20%,賺錢者有賺7倍之多。
聯儲局減貼現窗利率,只能保銀行體系的活動性充足,但救不了次級按揭,因此我認為後市仍會波動,要救次級按揭,依然得正正式式減聯邦基金利率,希望伯南克慷慨一點。
作者為城市大學MBA課程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