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器官移植人士運動場上比拼<br>專題報道:港21名重生者赴泰參賽

全球器官移植人士運動場上比拼
專題報道:港21名重生者赴泰參賽

他們曾經身患危疾,在鬼門關口徘徊;但慶幸的是,他們得到有心人眷顧捐出器官,得以延續寶貴生命。21名與死神搏鬥至最後一刻,最終獲得重生的接受器官捐贈港人,將會跳進泳池、拿起球拍與來自世界各地器官移植人士一較高下,比賽之餘同時宣揚捐器官救人訊息。 記者:馮永堅

只容許曾接受器官移植人士參與的世界移植人士運動會(WorldTransplantGames),本月25日至下月9日在泰國曼谷舉行。香港繼93年首次參賽後,香港移植學會今年組織歷來最龐大代表團,共21人參加田徑、游泳、乒乓球等多個項目。

5年前患急性肝硬化

「無諗過可以代表香港參加國際性嘅運動會,我會全力以赴,報答捐個肝畀我個人。」年僅16歲的朱濼汶自幼患有膽管閉塞,5年前因急性肝硬化,只餘數月壽命。一天晚上,他接到醫院來電,表示剛有病人去世,可即時為他進行換肝手術。濼汶當晚沒喜極而泣,反而擔心手術失敗會提早離開家人。
換肝5年,手術總算成功,濼汶身體沒出現排斥,只是因手術及到醫院覆診而影響學業。能成為代表團中最年輕選手,濼汶昨獲授旗出發時異常興奮,但仍難掩心中點點悲憂,「因為捐個肝畀我個人我都唔知係邊個,係男係女都唔知,想講句多謝都唔得。」
將升讀中五的濼汶說,會出戰100米短跑、跳遠、4乘100米接力賽及擲木球,屆時會拼盡全力,希望取得獎牌答謝捐肝給他的人。
運動沒分年齡界限,年屆退休的梁海明也湊熱鬧,參加乒乓球及保齡球比賽。已退休的梁伯表示,10多年前腎臟開始出現問題,只能一邊洗腎,一邊輪候換腎。至95年,梁伯的腎功能嚴重退化,並危及性命,醫生私下勸喻後便到佛山花了逾10萬元買腎保命。

梁伯:喚醒港人愛心

「雖然買腎係唔好,但我當時真係無選擇。」梁伯說,是迫不得已才到佛山換腎,他同時慨嘆死後願意捐出器官的人不多,因此希望透過參加移植運動,來會喚醒港人愛心,死後捐出器官救人。
香港移植學會會長周嘉歡醫生表示,中國人注重「全屍」觀念,所以死後捐出器官的可謂寥寥可數,逾半輪候換肝者因等不到而去世,她希望能透過港人參加這比賽,鼓勵更多人死後捐出器官。

話你知:無足球等激烈項目

兩年一度的世界移植人士運動會今年踏入第16屆,專為曾接受器官移植人士而設,目的是透過比賽增進各地器官移植人士的認識,並喚醒世人捐贈器官的重要性。

參賽者須付8000元

今年於曼谷舉行的運動會是歷屆規模最大,吸引48個國家及地區共1,356名健兒參賽。
運動會由世界移植人士運動會聯會主辦,比賽項目不及奧運或特殊奧運,只置游泳、田徑、乒乓球、羽毛球及高爾夫球等14個項目,沒有足球、籃球等激烈及容易受傷運動。運動會按年齡分級,設兒童組、少年組及成人組。
參賽者須向大會支付8,000元,作為9日8夜酒店住宿、大會娛樂節目及交通接送等開支,但17歲或以下參賽者則免費。
不過,21名香港參賽者只需付3,000元,其餘由香港移植學會代為支付。

醫生護士隨團候命

曾在生死邊沿徘徊的器官移植人士,搖身一變成為運動健兒在運動場上比拼,或令人擔心健康狀況能否「頂得住」。本身是醫生的香港移植學會會長周嘉歡表示,她與兩名護士及一名物理治療師會隨團到曼谷候命;主辦單位更會安排醫生及護士,進駐每項比賽場地以防突發事情發生。
為確保健兒安全,世界移植人士運動會的主辦單位要求參賽者必須移植器官滿1年,並有醫生證明健康情況穩定。周嘉歡說,本港參賽者要進行踏板檢查以測試心肺功能是否達標,確保能應付比賽。

移植器官需滿1年

周指,器官移植滿1年人士基本與常人無異,加上比賽是友誼第一,獎牌是次要,運動會也沒有身體接觸的激烈項目,相信不會有運動員因比賽而受重傷。
希望拿下獎牌答謝捐肝人的朱濼汶表示,近月已積極備戰,並相邀參加4乘100米的隊友練跑。他指,五年前換肝後一直有跑步及做其他運動鍛煉身體,至今雖未至於是百米飛人,但連續跑三、四公里也不成問題。

正享受退休生活、年屆68歲的梁海明,希望能在世界移植人士運動會中爭取獎牌,為港爭光。

只有16歲的朱濼汶是出戰世界移植人士運動會最年輕的本港選手,他表示會盡力爭取獎牌,答謝捐肝給他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