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港督別墅文物擺街邊

前港督別墅文物擺街邊

香港失去的又豈止維多利亞城界石?現存本港的各類界石林林總總,全部擁有豐富的歷史價值,卻因為政府落後的保育政策,變成了無人關心的爛石頭。有古物諮詢委員會成員批評,政府仍然狹隘地規限建築物才能列為法定古蹟,令很多珍貴的非建築古蹟漸漸消失。

政府忽視非建築古蹟

在中環禮賓府門外的路邊花槽,擺放了一塊方形石頭,上面刻有「GOVERNORSRESIDENCE」字樣,禮賓府沒有為它立碑解說,但它原來大有來頭,屬於今年年初山頂公園出土的前港督別墅文物之一。該幢別墅於1902年興建,1946年清拆,別墅的界石即被移到禮賓府至今,惟特首曾蔭權上任後,一直沒有重視它的價值。
現時本港的界石總數難以統計,除了維多利亞城界石,著名的還包括位於沙頭角禁區中英街的「中英界石」及大嶼山界碑,作為當年英國政府向滿清朝廷租借香港範圍的陸地與海上邊界標誌。另外,本港不少前軍營或軍事用地附近,仍然有一些細小的軍事界石,上面刻有D.L.或W.D.,估計是代號,以標明軍事用地的範圍。
本身是建築師的古物諮詢委員會成員林雲峯教授批評,現時政府只將一些建築物列為法定古蹟,很多非建築古蹟,包括界石、古樹牆等都被忽視,遠遠落後於外國,「你睇吓日本,舊大阪城嘅地基,其實只係一啲石頭,但日本人好小心保護,仲要刻意起間房畀人參觀,香港離國際大都會仲好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