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行多賺42%符預期<br>利息收入激增 被稅項支出抵銷

交行多賺42%符預期
利息收入激增 被稅項支出抵銷

受惠於淨利息及淨手續費佣金收益,分別激增28%及1.4倍的刺激,但被所得稅增加12.85億元人民幣(下同)的一次性因素部份抵銷,第5大國有商銀交通銀行(3328),中期盈利增長41.8%至85.58億元,符合證券界預測,但未及發出盈喜的中資行「搶鏡」。董事長蔣超良指出,若剔除兩稅合一引致遞延稅計算的特殊因素,該行盈利增幅應達63%。交行未有派中期息。

【本報訊】交行淨息差由去年同期的2.7厘降至2.68厘,輕微收窄兩點子,同樣淨邊際利率亦收窄2點子至2.73厘,副行長于亞利說,相比去年同期及今年首季,上半年分別擴16及7點子,透過積極調整資產結構,增加息率回報可觀的中小企業務,她相信其淨邊際利率水平,下半年可在「穩定中略有提升」。

稅項支出較同業高

交行下月晉身恒指成份股,H股股價昨隨大市回落3.06%至7.91元,上半年交行每股盈利增加38.5%至0.18元。
儘管業績符預期,但面對有中資行盈利倍增或漲升逾50%的表現,蔣超良笑說感到壓力,但「我的壓力不大」,他指出,該行因一次過稅務影響,上半年所得稅支出高於其他內地銀行。以零售銀行業務為例,每家銀行發展相差應不會太遠,個別同業中期盈利急升,當中應有特殊因素造成,他指,交行只會按着本身穩健經營方針持續發展,每年若能保持盈利20、30%增長,「應該令股東非常滿意」。

降貸款增長防風險

過去兩年,交行貸款每年平均增幅約20%,截至6月底,其貸款增長22.2%至1.13萬億元,行長李軍表示,撇除海外分行的特殊因素,上半年該行貸款增幅應為17.68%,董事會原本要求今年增長目標亦為兩成,但隨着中央推出宏調措施,基於防範風險及貸款需求下降的考慮,交行已主動調整貸款增長指標,下半年將降至約15%。對於拖累金融市場的次按債務,蔣超良指該行並無涉足,部份中資行或持有小量債務,但他相信對中國整體銀行業不會構成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