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針:界石失蹤 政府不聞不問 - 七仔

探針:界石失蹤 政府不聞不問 - 七仔

最近香港的保護古蹟行動除了大眾關注的皇后碼頭之外,網上亦有一班熱心市民在默默追尋着一塊毫不起眼的界石。這塊被網友稱為七號仔的維多利亞城界石(CityBoundaryMarker)雖然並非甚麼偉大的古蹟文物,卻有過百年歷史,見證了香港最早期的城市發展。一直以來在官方的紀錄中只列出了六塊維城界石,但是在二○○五年尾有網友發現,馬己仙峽道17號下面還有一塊未被紀錄的界石!這個發現馬上引起了一陣熱潮,除了組團視察拍照紀錄外,更有不少市民去信古物古蹟辦事處(古蹟辦)查詢及要求確定界石身份。古蹟辦以界石大部份被埋於護土牆下及位於私人土地上為理由,只將該石柱紀錄而未作進一步的調查研究。最近有人發現界石忽然失蹤,網友震驚之餘馬上貼文追尋,希望各界人士協助尋回失蹤界石。各大政府部門在市民追問下調查了一個多月,除了肯定對移走界石一事全不知情外,至今仍然甚麼都未查到。

古蹟辦態度愛理不理

發現未被紀錄的維城界石對研究香港早期歷史相當重要,但至今超過一年半,古蹟辦仍未進行任何調查研究,只稱之為疑似界石就算。雖然部份界石被埋於護土牆下,但仍能清楚見到石上殘留「ITY」及「DARY」的刻字(編按:其他界石上皆刻有「CITYBOUNDARY」字樣),界石座落於法定維城界線七百呎(二百一十三米)等高線上,外形尺寸亦與其他六塊維城界石相同。作為一個曾經處理過六塊相同界石的專業政府部門,古蹟辦沒理由分辨不出是否維城界石。即使不能掘出界石檢驗,亦可通過對比其他維城界石以及翻查檔案去確認界石身份。有網友不用數小時就找到一九二四及一九二九年的公務報告(ReportofTheDirectorofPublicWorks),當中提到在馬己仙峽道樹立維城界石。古蹟辦的進一步調查研究到底打算幾時進行?是否等到界石消失就甚麼都不用做?
維城界石即使座落於私人土地上亦是政府公物,而且維多利亞城仍然在法律上存在,維城界石亦應該和地界標誌一樣受到保護,未經當局批准任何人不得私自處理。清拆天星、皇后,政府當局迅速果斷,為何公物被破壞有關部門卻你推我讓,至今仍未查出事件真相及向有關人士追究責任?既然古蹟辦知道界石位於私人土地,為何不去聯絡業主商討合作保育?必要時可以由政府部門協助移走界石另外安置,相信業主必定會樂意歸還公物。特區政府要是連公家文物都無力保護的話,現今的保護古蹟制度是否有必要作出檢討?

特首保育承諾信不過

最令人不解的是移走界石的動機,界石並無對任何發展或工程造成妨礙,亦不影響斜坡維修。如果沒有上頭指示,工人亦不會浪費精力去掘出界石及修補缺口。六月十日仍有人見到界石完整無缺,六月十四日界石就被發現失蹤,缺口亦已被補好。可見移走界石是早有計劃,如果是有人偷走或破壞又怎會將缺口修好?除了有人存心鏟除古蹟文物之外,我亦實在想不出其他的理由。
目前失蹤的界石仍然下落不明,相信已凶多吉少!有百年歷史的維城界石一直未被列為法定古蹟,甚至仍未評級,政府又怎麼保證現有的六塊不會忽然失蹤?曾特首在年頭提出要做好保育古蹟文物的工作,但是特區政府卻連一小塊公物界石都保護不了,我們還能相信政府會保護好香港的古蹟及歷史嗎?

七仔 自由撰稿人

馬己仙峽道的一塊維多利亞城界石,月前突然消失,原址(圖圈示)明顯經過修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