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奧運倒數357天<br>北京委任「英文警察」 掃走爆笑繙譯

北京奧運倒數357天
北京委任「英文警察」 掃走爆笑繙譯

過去五年,旅居北京的美籍教授杜大衞(DavidTool)四出偵查,在公路、餐廳或博物館一發現錯誤的英文繙譯,即通知有關方面改正。現在,「小心路滑」不再是"Totakenoticeofsafe:Theslipperyareverycrafty",而是"SlipperyWhenWet"。對於如火如荼的菜譜英譯正名工作,獲當局委任為「英文警察」的杜大衞卻認為,Chickenwithoutsexuallife(中菜童子雞誤譯)當然不能用,但麻婆豆腐大可叫做Ma-PoTofu,「像Tiramisu(意大利芝士蛋糕),也不需要英譯。」 北京直擊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教授杜大衞獲北京當局委以重任,事緣2001年一次看京劇的經驗。他記得,那齣京劇配有英文字幕,卻把"auspiciousclouds"(祥雲),寫成"auspiciousclods"(吉祥的泥塊),觀眾席上的外國人即時爆笑。事後,杜大衞去信北京有關部門,提出免費為他們改正文化設施如博物館的錯誤繙譯。

美國教授義務改正譯文

「這牽涉文化的問題。我希望外國人認識中國文化時,不會被這些錯誤分散了焦點,能尊重地看待中國傳統文化。」那年夏天,北京成功取得2008年奧運主辦權,翌年初杜大衞接到當局回信,邀請他檢視北京地鐵的英文繙譯,幾個月後又請他更正公路的指示牌;當他花了兩個月完成這項任務後,當局終於讓他為故宮、頤和園等過百個博物館和文化景點,清理搞笑的英文告示和說明。
這些年來,他審核過的繙譯數以千項計,就算到餐館吃飯,看見英文譯名出錯,他都會告訴店主:「這是錯的。奧運快來了,趕快把它改過來吧!」他把正確的譯名透過電郵或信件交給對方,大部份人都樂於改正。但有一次,中央電視台發現一家麵店的牌子寫着"facepowder",原來是「面(麵)粉」,帶杜大衞去看。他告訴店主寫錯了,對方卻不肯改。原來店主見電視台來採訪,認為可收宣傳之效;果然報道播出後,CNN和北京電視台都先後跟進,「那個店主其實很聰明。」
杜大衞說,去年底當局曾邀請香港和新加坡有關部門交流路牌的英文繙譯問題,「但香港採用的是英式英語,北京早就決定採用美式英語,所以不能照搬過來。」

向專家徵英譯菜單意見

近日,北京當局向專家們發出《北京市飯店業菜單英文譯法》討論稿,近百頁文件詳列由凉菜到甜品等各種菜式的譯名,常被誤譯為Governmentabusechicken(政府虐待雞)的宮保雞丁,建議譯作Sauteedchickenwithnutsandchilli。
雖然北京正努力改正中式英文,但杜大衞認為,明年奧運期間難保不會出現將crab(螃蟹)寫成crap(垃圾)的情況,因為內地的英文繙譯出錯,除了是直譯中文的問題外,有時打錯字又沒有認真核對,也可以鬧出笑話。

轟酒店沒設傷殘人士通道

不過,杜大衞現在最關心的不是北京的英文問題。他指出,北京350多家星級酒店中,過半沒有為殘障人士提供無障礙設施,無法配合奧運之後即舉行的傷殘奧運會。他又認為,北京奧運不少義工是年輕人或大學生,但當局更應鼓勵長者參與,他特別推動一項名為「來問我」的計劃,長者義工明年奧運時將穿上寫着AskMe的T恤,在街上協助遇到困難或迷路的外國遊客。
杜大衞說,通過奧運的經驗,中國長遠可仿效外國,鼓勵退休長者做義務工作,例如讓曾參與抗日戰爭的老人家擔任歷史博物館的解說員,用親身的經歷說故事,或者到醫院照顧和陪伴孤獨的病人,「讓奧運帶來的改變成為長遠的改變,這樣的奧運才更有意思。」
本報記者

典型Pekilish

外國人要畀白銀? 互聯網

北京的民族園變成種族主義公園。這個牌子據說已沒有了。 互聯網

出口Exit譯成Export。 互聯網

GenitlEmen是甚麼東東? 互聯網

要向國際出發,首先要有準確的英文繙譯。北京主要路牌的英文繙譯最近已經過審核,減少貽笑大方的尷尬情況。 本報記者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