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一審判決無罪,藍營士氣大振。謝長廷和蘇貞昌的搭檔成形,綠營走向整合之路,兩軍的陣仗開始擺開,大選的好戲上演了。
市長特別費和總統的國務機要費,在本質上都有很大的模糊地帶,不論從法律上、政治上和社會上,均可作寬鬆不同的解釋。如果沒有國務機要費的案件,就不會咬出馬英九的特別費,這是政治惡鬥之下的法律案件。特別費的無罪宣判,一定會影響國務機要費的審判。
像開竅似的變了一個人
許多綠營政客高喊司法已死,基本上,這只是作秀,現在權貴涉案的官司,從陳水扁到馬英九,根本不分藍綠,人人有獎,司法獨立不受政治干預的氣候已日漸形成。只有對政治特別偏執的人,才會懷疑政治干預司法。
馬英九在宣判無罪後,語帶哽咽。他以「田螺含水過冬」這個台灣諺語來形容這大半年來忍辱負重的心情。這個判決讓他免於後顧之憂,但對選情並無直接幫助。不過,也許受到官司的打擊,馬英九的作風出現明顯變化,彷彿開了竅似的變了一個人。
他的單車鐵騎青春行和下鄉固樁的Longstay,都與傳統國民黨的選戰很不同。馬英九在溫室中長大,養尊處優,不知民間疾苦,這些缺點在他下鄉活動中暴露無遺,民進黨對他大加消遣,國民黨中央對此也不以為然,認為他自曝其短,但是他堅持要面對現實,誠實面對自己的無知,坦然接受各方的譏諷。他對農民生活一無所知,不知道稻米水果怎麼來的,不知道農民想甚麼。他在中南部住在農民家中,這種情況和出身農家的溫家寶下鄉完全不同,但是,他的誠懇和正直的本質,無形中贏得好感,因他表現出來的拙笨,與職業政客的油滑,形成強烈對比。
民進黨在中央執政,但三分之二的地方由國民黨執政,民進黨只有六個縣市,國民黨卻有十六個縣市。馬英九透過一腳步一縣市的方式,在泛藍執政地區部署作戰計劃,他跳過黨中央的組織戰略,直接與當地的縣市首長打交道,希望效法當年黨外以「地方包圍中央」的方式,重新掌握政權。
漸體會台灣情感與氣味
馬英九下鄉,對他是很好的教育和學習之旅。他慢慢理解身為台灣人的感情,嘗試體會台灣社會的氣味。他想當台灣總統,就必須站在台灣人的感情和台灣人的利益講話。身為外省人,缺乏台灣意識和台灣感情,是馬英九的最大罩門,他積極克服這個弱點,讓中南部民眾接受他。馬英九的努力,激起民進黨很大的危機意識。
如果族群牌和本土牌不再是選戰王牌,台灣的民主就有救了。
江春男 台灣資深政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