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官方昨沒有任何活動、主流媒體亦沒發表文章紀念抗戰勝利62周年。官方的冷與民間的熱形成強烈反差。民間索償組織、受害者受美國眾議院早前通過「慰安婦」決議案的鼓舞,準備將連串對日索償行動由亞洲帶到國際政治舞台上︰「我們搞聲討日本活動的底氣將更足、更方便,因為背後有整個世界的支持。」
7月30日,對中國以及亞洲國家在二戰時被日軍強徵為性奴「慰安婦」的逾20萬受害者來說,是一個振奮的日子。由66歲日裔美國眾議員本田(MikeHonda)提出「譴責日本在二戰期間強徵亞洲其他國家婦女充當日軍『慰安婦』」議案,在無異議下獲得通過。
美加荷關注慰安婦問題
此後,加拿大與荷蘭議會亦開始關注有關問題;部份國際組織更與內地有關的民間組織接觸,希望將問題反映到歐盟。「這對我們未來走出去,把有關問題向國際化發展更為容易。」中國民間對日索償聯合會會長童增指,決議案亦將對內地民間組織與官方的溝通帶來正面影響。
他指,官方過往對民間組織抱有懷疑、不信任態度。據悉,官方的中華慈善基金會曾計劃援助做過慰安婦的老人,最終因上級以「事件敏感不宜介入」為由而不了了之。童增預計,民間有關活動空間將在今秋中共十七大舉行後得以擴闊︰「民間現在做的是盡國際義務,如果中國不做,全世界會忘記這段歷史,反過頭來,國際會指摘中國為甚麼不維護國際的正義與良知。」
台灣遊行促日道歉賠償
台灣婦援會亦指,有關決議案將令慰安婦問題成為國際關注的人權議題。該會昨發起遊行,要求日本政府道歉及賠償,示威者包括八名慰安婦及其後代。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