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全港估計有6,000名資優天才兒童,佔本港人口比例近1/1000,但當中絕大部份因為資源分配的問題,在每年超過300億元的教育預算中,竟沒有得到適當培訓,甚至未進行過任何資優測試,令政府無從掌握他們的智商和程度。
現時教育局的資優中心並沒有特別培訓小學資優生的完善課程,本港小學生即時被發現是資優學童,也只能夠不斷跳級,因為本港選拔資優生的制度,規定校方只可向教育局提名中學生,而很多傳統學校與教師又經常將一些資優生,誤當成頑皮學生看待。女神童何凱琳年幼時能夠被父母及校方悉心提拔栽培的例子絕無僅有,致令很多天才兒童被無情埋沒。
資優學院僅獲1億撥款
根據各中學校長提名的學生資料,現時全港約有6,000名資優學生,當中逾90%從未進行過資優測試,所以政府目前也未能掌握全港資優學生的智商和程度。政府現時只會為個別中學生、小學生進行「韋氏測試」,以了解他們的智商,如果達到130或以上便屬滿分。
事實上,政府多年來給予教育局屬下資優教育組的支援及資源均非常有限,預計今年年底正式運作的資優教育學院,目標是令中、小學資優童接受更完善的培訓,但學院只有一億元撥款來自政府,另外一億元撥款來自本港的何鴻卿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