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交所多賺1.1倍勝預期

港交所多賺1.1倍勝預期

【本報訊】港交所(388)上半年業績略超越證券界預期上限,純利大增1.1倍,至23.3億元。主席夏佳理就內地宏調及美國次級按揭貸款風暴,可能對港股表現帶來不明朗與波動發出預警。港交所股價曾一度受業績刺激揚升,但最終仍跌4.31%,收報120元。港交所財務總監詹德慈表示,交由基金公司管理的逾30億元投資,並無涉及次按債券,也不會投資於Aa1級以下的債券。

投資無涉及次按產品

上半年港股交投持續上升,其中現貨日平均成交金額增82%,期貨期權產品成交量增72%,而港交所成本與收入比率進一步降至20%,加上有來自出售中央證券登記股權的2.06億元特殊項目溢利入賬,該所截至6月底止中期純利大增110.26%,其中次季增幅更達到123.6%,至14.08億元;派中期息1.79元,增加90.43%。
港交所行政總裁周文耀稱,董事局過往慣例是到年底才會商討如何處置特殊項目溢利,故昨日董事局會議並無討論是否派發特別股息,也沒有研究股份拆細事宜,只通過了再度致函,請求政府檢討削減股票印花稅。

提升系統明年首季完成

期內港交所整體可供投資資金增加48億元(或14%),至384億元,主要原因是期貨期權產品類別增加,及持倉限額放寬,令未平倉合約按年急增1.5倍,相應的保證金也增加有關,扣除利息開支後,可作投資用途的資金按年淨回報率提高了0.75個百分點,至2.55%,這主要與經紀提交的日圓保證金一度減少,及隔夜拆息上升有關。但詹德慈指7月至今,日圓保證金已見回增。
對於港股步入第3季後,每日成交金額動輒達800億,甚至逾1200億元,周文耀稱,董事局已於7月5日批准,將目前系統處理量由每秒500個買賣盤,及每日150萬宗交易,轉移至處理能力更高的安騰平台,令第三代自動對盤系統(AMS/3)每秒可處理850個買賣盤,及每日280萬宗交易,平台轉移工程可望明年首季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