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章說,十四歲的跳班狀元小凱琳曾經報讀女拔萃,老師問,你家住天水圍,每日都要花很多時間返學放學喎?她答,對呀。面試結果,名校不予取錄。小凱琳放榜後,報章曾經去電女拔查詢這件「瘀事」,未獲校方回應。
名校走寶,當然不視作損失,像小凱琳這樣的高材生,她們大把嘛。坊間那些名校面試班從來沒模擬過這樣的問題,認真失敗。假如地區歧視成立,這個case,應當算是典範。換作家住南區與黃仁龍為鄰的小女生,女拔老師難道也會說「你家住那麼遠又冇地鐵直達,返學放學遇到塞車隨時要兩三粒鐘,收了你,公平起見,其他排隊報名而家住山頂的小朋友也要收,God,學校哪有這麼多學位?」
凱琳出身元朗與天水圍「大西北」地區,要「殺入」名校林立的市區不果,反而造就天才的誕生,這是上帝最得意的fairplay人辦騷。凱琳跑出,讓天水圍再次登上頭條,撇開家暴陰影,天水圍終於當上喜劇的最佳配角,讓大角嘴西環和深水埗這些舊區人心振奮,讓荒涼的藍田石硤尾和跳樓多過買樓的屯門以至曾經是燒炭重災區的離島,共同開發夢想,以愛心保育,讓我們的下一代和下下一代跑出多幾個小凱琳來吧。各位圍內圍外的師奶,凱琳媽媽像那支北京奧運飲歌般做到了,areyourea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