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奧運倒數359天<br>辦奧運 最怕市民丟國家臉

北京奧運倒數359天
辦奧運 最怕市民丟國家臉

【北京直擊】「最困擾的問題,最難做到的,就是到那時候(北京奧運舉行),我們參差不齊的市民素質。」北京市長王岐山三年前在一個公開場合表示,他最擔心的是「奏響別國國歌時,中國觀眾能不能起立?沒有贏得金牌的選手,能不能贏得同胞的掌聲?」

培訓啦啦隊入場搞氣氛

三年過去了,當局推出一連串旨在提高市民素質的活動,成效如何呢?距離北京奧運舉行已不足一年時間,北京街頭仍隨處可見市民闖紅燈亂穿馬路,巴士站人群爭相擠上車的鏡頭隨處可以拍到,隨地吐痰、隨地亂扔煙頭的問題雖然有所減少,但仍不時可以看到。
隨着奧運舉辦日子越來越近,當局加快了應急手段的準備。為確保賽場內的良好氣氛,官方公佈了一批啦啦隊口號,還在各行各業培訓專業的啦啦隊,並藉奧運會前的「好運北京」賽事,分為主導性、骨幹、引導性啦啦隊進行操練,分別負責造人浪、部份看台氣氛、喊口號等,預計出動啦啦隊隊員約7萬人次。
北京的士的服務一直是外界關注的焦點之一。不少的士司機來自郊區或外省,他們吃飯、夜晚住宿都在車上,不少車廂因此留下令人作嘔的異味。

禁司機宿的士免留異味

當局為解決的士車廂有異味的問題,在的士上張貼公告,要求司機「勤刷牙、勤洗澡、勤更衣、勤打掃、勤通風、勤消毒、不在車內吸煙、不吃異味食品、不在車內夜宿」,並且公佈舉報電話。
至於街頭上的亂象,有相當一些北京本地居民將問題歸咎於外地入京民眾,但不可否認的是,也有北京市民依然質素甚差。北京旅美學者薛湧擔心:「本來,開奧運會是樹中國這塊牌子。但是鬧不好,可能會砸了中國的牌子。」
不過,北京大學文學院教授張頤武接受本報訪問時稱,政府的勸導對改善市民質素有潛移默化的作用,到奧運會舉行時,民眾在與有榮焉的心態之下,有機會突然提升道德感,這種爆發的道德崇高感,將向世界展示自己最好的文明。
本報記者

北京市民質素問題及當局對策

市民問題:賽場不鼓掌、爆粗
當局對策:公布啦啦隊十大口號;組織專業啦啦隊引導氣氛

市民問題:公共衞生
當局對策:開展「健康北京、健康奧運」運動

市民問題:公共秩序
當局對策:每月11日為排隊日

市民問題:的士有異味
當局對策:要求司機「勤刷牙、勤洗澡」等

市民問題:服務態度
當局對策:推動微笑運動

資料來源:《蘋果》資料室

市民不理會紅燈,照樣橫過馬路。 本報記者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