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話 張可頤
小美,原名梁美薇,80年代中期出道的香港女填詞人,曾於《勁歌金曲》擔任編導,並為羅文、張國榮、Beyond、王傑、李克勤等寫過多首經典流行歌曲,曾憑《幾許風雨》在第9屆「香港電台十大中文金曲」摘得「最佳填詞獎」,是首位獲得此獎項的女填詞人。93年小美成為郭富城的經理人,一直至今。
人與人之間的相知相遇,真的是帶點機遇和緣份,認識張可頤,更引證這句話真確不誤!
在5個月前,張可頤給我的印象,大概是:一個很知名的電視女演員、演技不俗、得過「視后」、在新聞角度上是個頗具個性的女藝人,就此而已!再加上大家工作的範疇不同,真的從沒想過會跟她成為朋友!
主動致電薦氣功師
但奇遇就發生在5個月前的一個晚上,我正為母親的病端坐在醫院憂心躊躇的當兒,一位跟我和可頤共同認識的朋友給我來了一通電話,問道:「小美,我知張可頤認識了兩位氣功醫師,把她的甲狀腺病治好了,你想想可對伯母有點幫助?」我的心立時暖了一下,即應道:「好!試!我想試,能即刻相約嗎?」友人說:「好,我即找可頤盡力聯絡!」不消半句鐘,我的電話響了,傳來一把陌生但摯誠的聲音,說:「小美,我是張可頤,我已聯絡好兩位氣功醫師,希望能幫上伯母一把!」我答道:「哦!好!謝謝你!但明天能來嗎?」可頤說:「已約好了,明天早上見,別太擔心!」
減輕痛苦安詳離世
翌日,我佇立在醫院的電梯旁,靜候我的「心裏生機」和張可頤這位古道熱腸的新朋友。
首遇張可頤,見她回復清麗外形,一身休閒便服陪同兩位氣功醫師急步到來,我們相視笑了一下,就進了病房,兩位醫師沒說半句話,已立時對我母親進行治療,而看得出她們都在竭盡心力,令我在無助的當兒感到暖意無限!
而在兩位醫師接連的治療下,母親的病是有了些起色,面色轉好了,甚或能輕倚着床、以及微微進食,甚或千叮萬囑我要上班,令我曾心寬下來一陣子,及後,因為母親始終年老,又出了一些狀況,最後在兩位醫師不離不棄治療下,減了許多痛苦而安詳地走了!而我在極度悲痛中對她們仍感激不已!
宗教支撐學懂助人
由是這般,我和張可頤及兩位醫師就交上了朋友,記得那夜在醫院最傷痛的當兒,我們一起捧着混和了淚水的粥麵,大家都嚥不下,她們都努力地為我打氣,可頤更將她走在低谷的日子的堅忍向我一一道來,和分享着她在信仰上的得着,令我驀然地對這個只曾透過「電視」見面的朋友,有了另一層的認識。
也許因一次大病,令張可頤有「死裏逃生」的經歷,加上得到宗教的支撐,她康復後並不是立時要甚麼大紅大紫,反而是訂立了一個「可以幫人就幫人」的理念,令我油然另眼相看!我跟她素未謀面,只因一位共同朋友的牽引,她也全力幫忙我去聯絡醫師,抱着「救得一命得一命」的心懷,內心善良得不得了,頗令人刮目相看!
今天張可頤一邊努力裝備自己,務求再創一番事業,但另一邊廂,仍堅持宗教開啓她「以愛及人」的心懷,我也曾知道她為了幫助一位受了病魔糾纏的藝人朋友,竭力推介她去找那兩位醫師治病,甚或那朋友不懂求診的路途,她更充當司機接載她去應診!她那種「為人為到底」的舉止,在這充滿浮華的名利圈,實屬難能可貴,亦令我留下很好的印象。
回復勇態畫出彩虹
今天,張可頤回復狀態,再次整裝待發,憑着她的信念,一定可以再有一番成就。而作為她的朋友,我亦樂於給她一些事業發展的意見,希望她能有更大的成功!說實在話,人與人之間不一定要有繁文縟節的限定才可合作,我反而着重這個人是不是一個好人,反為更形重要!
我很開心認識了張可頤,和那兩位醫師,大家一起走過艱澀的幽谷,友情更見真摯,大家還共識了協力再去幫人的計劃,內心更感富足無限!基於可頤上善的人品,我亦樂於回饋給她一些可再大展拳腳的心靈雞湯,好人應該有好報,我還是相信的!
願張可頤再踏上舞台,憑努力和自信,再次畫出彩虹!
本欄逢周一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