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四環奧運主場館附近的一個新樓盤,去年底開售時市場反應不理想,後來以頂層單位可以看到「鳥巢」為賣點,業界指樓價即升了近一倍,達每平方米18,000人民幣水平。不過,中原(中國)物業顧問華北區域董事總經理李文杰認為,北京樓市雖然仍熾熱,但奧運概念早已透支。
李文杰承認,目前北京市的樓價太高,主要由於供不應求,但樓市未致過熱,投資自住的仍佔多數,但他指出:「北京的樓價自90年以來從未跌過,這是個危險。」不像上海樓市98、99年曾受金融風暴衝擊,投資者至少較為審慎。但他對北京樓市未來三至五年的前景仍感樂觀,認為不會在奧運過後,出現大跌市。
不擔心奧運過後大跌市
他指出,奧運概念對樓市的刺激作用,主要是2001年申奧成功前後出現,當時奧運村附近的樓價幾個月之間升了10%至15%。今年以來北京樓市繼續熾熱,上半年單是朝陽區的住宅樓較去年同期升了37%,北京市整體樓價也升了一成。雖然為配合奧運將於年底通車的地鐵5號線及公路帶動沿線樓價上揚,但他認為奧運概念已非刺激樓市的主要因素。
李文杰指出,北京樓價持續上升是因為土地供應緊張,單位供不應求;北京即使沒有奧運,已有具大的經濟能量,又是內地企業總部及外資雲集的城市,而且「中國人傳統認為在北京有套房子是身份象徵,實在太容易找到在北京買房的理由。」所以不擔心奧運過後會大跌市。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