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美國人發明了一種可調節鞋跟高度的鞋子,通過一個簡單的裝置,一雙8cm的高跟鞋可瞬間變成2.5cm的便鞋,讓美麗和舒適兼備。
多麼無聊的發明。
1533年,一位鞋匠替奧爾良公爵的妻子製作了第一雙女性專用高跟鞋,這雙後跟比前掌高出一截的鞋子,不但讓身材嬌小的公爵夫人增加了高度,而且,讓她的臀部誇張地上翹,挺胸收腹,把女性的性感展露無遺,高跟鞋同時延伸了小腿的長度,還讓她的腳背呈現出優美的弧度。由此可知,高跟鞋來到世上,它的使命就是為了讓女人美麗而痛楚的,與舒適無關。讓女人穿得舒適的粗跟鞋、鬆糕鞋、坡跟鞋、槌跟鞋……雖然也高,可是,那不是標準意義上的高跟鞋,標準意義的高跟鞋是指那種細高跟的鞋子,且鞋頭尖尖的。這種鞋子,在意大利文中,指的是「刀刃尖細的匕首」,女人踩在刀刃上行走,讓我想起那個著名的安徒生童話,為了美麗,正如為了愛情一樣,女人從不介意付出痛的代價。美麗與痛楚同行,讓女人有了我見猶憐的風情,還有了一點點悲壯的意味,高跟鞋提醒着她們,凡事均需付出代價,包括美麗和性感。
高跟鞋是女人的壞情人,關於高跟鞋的罪惡還少嗎?高跟鞋讓女人拇趾外翻,關節受傷,腰肌勞損……可是,哪個女人會對高跟鞋sayno呢?一生之中,我們期望遇上至少一個壞情人,讓我們不敢懈怠,愛出全部的美麗,並且,不介意為美麗付出痛的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