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度假的法國總統薩爾科齊(NicolasSarkozy),以牛仔褲和漢堡包的美式文化,剖白巴黎和華盛頓的友好情誼。他前天(周六)到緬因州與美國總統喬治布殊(GeorgeW.Bush)共晉午餐,舉行非正式峯會。薩爾科齊不放過任何表白機會,說即使存有分歧,「我們仍然是一家人」。打出「牛仔褲和漢堡包外交」,難怪法國傳媒曾戲謔薩爾科齊是「持法國護照的美國人」。
喬治布殊邀請薩爾科齊到訪緬因州肯納邦克港(Kennebunkport)布殊家族的海濱別墅,這是喬治布殊第二次罕有地邀請「朋友」到這幢別墅作客,說明他對法國關係的重視。上一次是以當地盛產的龍蝦招待老朋友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Putin),這次則在別墅高掛法國國旗歡迎新朋友。
喬治布殊與夫人勞拉(LauraBush)、父親前總統老布殊和母親芭芭拉,都在車道迎接薩爾科齊,雙方見面立即熱情熟絡地打招呼,拍拍背、拍拍手臂。
早前在美國新罕布什爾州度假享受陽光海灘的薩爾科齊,曬得一身黑,喬治布殊笑說︰「你看來氣色好極了。」
「即使分歧始終一家人」
我行我素的法國第一夫人塞西利亞(CeciliaSarkozy)在最後一刻才通知主人家因病不克前來。單拖上陣的薩爾科齊,沒有穿上花都男裝,而是穿着牛仔褲輕鬆赴會,與喬治布殊共晉午餐,並舉行約50分鐘的非正式會談。
兩人討論伊拉克局勢、蘇丹達爾富爾(Darfur)種族流血衝突,美國也尋求法國支持,對付伊朗核問題。但這次會談聊得最多的,是美法友好關係,喬治布殊稱薩爾科齊為好友,薩爾科齊把美國稱為家人。
「我們在所有事情上都意見一致嗎?並不。即使是家人也會存有分歧,但我們始終是一家人。」薩爾科齊不怕被指諂媚,強調美法友好關係已經有250年歷史,「比薩爾科齊先生或布殊先生更重要,因為在我們兩人卸任之後,我們仍然會是美國人的好朋友。」
為了這次會面,薩爾科齊不惜風塵僕僕,他周五由美國飛返巴黎,出席法國紅衣主教呂斯蒂熱(Jean-MarieLustiger)的喪禮,翌日又立即趕回緬因州,薩爾科齊笑着一語雙關︰「我十分了解,美國和法國之間的距離是如此接近。」上月底英國首相白高敦(GordonBrown)訪美,堅持穿整齊西裝,端着一副撲克臉,這次輪到大送高帽的薩爾科齊,喬治布殊大讚薩氏︰「他帶來了精明頭腦、高瞻遠矚和友好善意。」
喬治布殊上任以來,屢屢度假都只是留在美國,有記者問到若薩爾科齊邀請他,會否考慮到法國一遊?「肯定會、肯定會。尤其是如果他能找到地方讓我踏爬山單車。」但喬治布殊強調,短期內也無意訪法,因為「我是德州人,我喜歡那兒,最能讓我放鬆」。有人叫喬治布殊說兩句法語來聽聽,他趕忙說︰「我只會說英語。」記起布殊老是口齒不靈光,記者們聽了這話,竊笑不已。
美聯社/法新社/美國廣播公司
話你知:二戰後 美阻製核武反面
二戰後的美國和法國,本來關係友好,及後美國阻撓法國建造核武,奉行獨立外交政策的在任法國總統戴高樂(CharlesDeGaulle),不滿美國專橫,於1966年憤然撤走駐北約(NATO)的軍隊,關係開始出現裂痕。
在關係的裂縫中,美國曾不理法國反對,堅持參與越戰,在法國的殖民地地盤搶影響力。2003年,美國再次不理當時的法國總統希拉克牽頭反對,出兵伊拉克,興兵伊拉克,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更將法國打進「舊歐洲」陣營,意指跟美國道不同不相為謀。法國則一直批評美國自把自為,一直推動歐盟建軍,另起爐灶,制衡美國。不過,美法始終是西方民主國家,有共同價值觀,加上美國身陷伊戰泥沼,需要盟友支援,恐怖主義籠罩全球,法國不能獨善其身,兩國都有需要合作的地方。美法關係就是那麼遠,這麼近。
《蘋果》資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