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 才 - 高慧然

天 才 - 高慧然

所謂天才,精確的說法其實是專才,一些特殊才能被極早發現的人,或者是IQ指數比普通人高的人。這個世界從來就不乏天才,我們缺乏的,是對待天才的正確態度。有時候,天才的出路蠻悲哀,或是被現行教育制度扼殺,或是被傳媒過度的吹捧毀滅。
天才智商較普通人高,學習速度比正常人快,因此,跳級是常有的事,天才為了享受縮短學習進程的特權,付出的代價是無法與同齡人一起成長。中一時,三個同齡女孩躲在更衣室中分享第一次購買胸圍、衞生棉、和小男友kiss的經驗,一個十三歲進入大學,與十九歲女生一同上學的女孩是無法體會的,面對同性曲線玲瓏的身段,她只會感覺壓迫和困頓。同樣的,當所有青春期少年正在與他們的同伴比較汗毛與喉結的時候,一個十五歲進入醫科大學,且成績超卓的天才少年,在得到教授青睞的同時,也成了年長同學的排擠對象。
天才在仰慕與排擠中體會着深深的孤獨,他們普遍缺乏與正常人溝通的技巧,也不適應現實社會的生存法則,馬來西亞天才張世明,十五歲在美國攻讀博士學位,畢業後卻無法適應工作壓力和社會環境,導致心理失衡,三十歲時抑鬱而終。中國河南也有一位天才兒童,十三歲讀大學,十七歲讀碩士,學業一帆風順,但日常生活技巧嚴重缺乏,亦無法與周圍人溝通,二十歲時被迫中斷學業。也許,對待天才最好的態度是不要把他們標籤為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