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會還有一年就要在北京開幕。中共舉行了盛大慶典,邀請各國使節參加,向他們高唱奧運會倒數一週年主題曲《WeAreReady》:「這片土地已經準備好,打開夢想起飛的跑道;讓全世界的目光,降落在我們的懷抱。Weareready把心和心都連在一起,Weareready把天與地都連在一起……」
《WeAreReady》是香港音樂界金培達、陳少琪的作品。金培達解釋歌名、歌詞用上英文的原因:「用英文,是奧運組織委員會提議的。而Weareready三字的確比中文『我們準備好了』更加直接有力。」中共音樂學院院長金鐵霖也說:「歌詞的Weareready疊句,令人過耳不忘,將成為北京奧運倒數一週年內慶祝活動的最強音。」
不懂什麼叫國體
我國宋朝名臣林攄曾經出使遼國,遼主逼他行遼禮,林攄不從。有一天,遼人刀劍出鞘,把林攄帶到虎圈前,恐嚇他說:「何如?」林攄指着老虎回答:「此特吾南朝之狗爾,何足畏?」遼人向來以「狗」為忌諱,氣為之奪,終於放林攄回國(《鐵圍山叢談》卷三)。大宋使者寧死不行遼禮,這不是中共所能理解的。他們根本不懂得什麼叫做國體。
中共懂得的,是用英文雜着中文向世界獻唱。那歌詞使人想起清朝《笑笑錄》一段記載:某京官在大門上掛起「文獻世家」四字匾額,一天晚上,有人偷偷跑來,用紙貼着匾額兩端,剩下的就只有兩個字:獻世。
「這片土地已經準備好,打開夢想起飛的跑道;讓全世界的目光,降落在我們的懷抱……」假如外國人識中文,一定會問跑道怎麼可以像書本一樣「打開」,打開之後怎麼又會變成世界目光降落的「懷抱」。他們還會問「把天與地都連在一起」憑的是什麼,為的是什麼。
從前,中國人歌頌盤古氏,就是因為他分開了天地,「將身一伸,天即漸高,地便墜下,而天地更有相連者,左手執鑿,右手持斧,或用斧劈,或以鑿開」(《開闢演義》第一回),天下於是得以發生萬物。現在,中共卻要把「天與地都連在一起」。這樣不知所云的豪言壯語固然是中共本色,但似乎不必拿來作國門匾額的題詞。
自以為為國爭光
對有些人來說,英文永遠比中文有力。他們沒有讀過《詩經.常武》,不會把「三事就緒」改一個字而成「萬事就緒」;他們甚至沒有讀過《三國演義》諸葛亮密書「萬事俱備」的故事,否則不會那樣厚誣中文,說無法匹敵英文的Weareready。
《WeAreReady》這首歌,不但向世界揭示了現代漢語的英文附庸地位,更向世界揭示了現代漢語豪壯得可以連常理都不講。金培達說:「我們總算為香港人爭光了。」他們一定以為也為全中國人爭光了。
古德明 專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