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中石化(386)總裁王天普及財務總監劉運昨在北京出席股東特別大會後表示,儘管煉油業務上半年獲利,但由7月至今,已再度因為國際油價飛升而虧損。此外,該公司正與科威特國家石油公司、道氏化學、蜆殼石油進行初步洽談,在廣州南沙興建大型煉油及乙烯廠,正進行可行性研究,投資額將達50億美元(390億元),成為內地最大的合資化工項目。
中石化昨收7.51元,跌4.33%。
王天普稱,該合資項目,將提煉由科威特入口的原油,年加工能力為1200萬噸,乙烯年產能力約80至100萬噸。至於中石油(857)母公司集團在青島的1250萬噸煉油項目,他承認,仍就引入沙特阿美公司作為股東一事進行商討,投產期將押後至08年。
儘管油價高企,兩人否認曾向發改委提出上調成品油售價;剛獲選出任公司董事長的蘇樹林,亦認同中央為控制通脹,短期內無可能批准加價的市場意見,他們指,除了正常的檢修,中石化正全速生產,以滿足內地需求,但希望今年能連續第3年獲得國家補貼,並爭取原油及天然氣產量超過年初定下的目標。
王天普指出,中石化的整體狀況仍令人滿意,部份得益於化工業務的強勁表現,國際油價由6月至今雖升10%,但仍在公司的預算範圍之內。
希望續獲國家補貼
正式代替陳同海,出任中石化董事長的蘇樹林表示,該公司不會改變今年初定下的策略及目標,同時也會繼續加強與中石油及中海油(883)的策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