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球股市因為信貸危機而出現大型波幅。當中,法國巴黎銀行更宣佈,暫停讓投資者贖回旗下三隻基金,理由是,受美國次級按揭問題影響,未能合理反映有關基金的價值。
令人擔心的是,8月初該銀行的行政總裁BaudoinProt才表示,次按問題對他們影響不大,因為他們沒有沾手該市場。可是,事隔一星期之後,法巴便狼狽地宣佈受次按影響,明顯地令人失去信心,而且,不僅是對該銀行失去信心,連帶其他曾表示次按問題不嚴重的銀行、私募基金等,亦有可能受到牽連。
次按危機,原因是在市場上資金氾濫。但資金氾濫,本來並不等於金融機構會胡亂借貸,但由於金融機構過份依賴評級公司,如今連過往信貸級別最高、最安全的AAA級債券,亦有個別出現問題,所以事件已經不是次按問題,而是信貸危機。
如今的信貸危機,顯然是將錢借到去不應該得到貸款的人士手上,次按放債時毋須工作及入息證明,當中出現了嚴重的錯配。
次按最先來自投資銀行,透過按揭中間人借貸予借方。投資銀行收到借方的借據後,會將借據化為債券出售。本來,在每個關節上,都應有信貸機構把關,但偏偏今次的信貸危機,卻是因負責把關的機構都未能把關,才會發生。
按揭中間人撮合投資銀行和借方,中間有測量師把關,負責為即將做按揭的樓宇資產作出價值評估。
可是次按放債之初,美國樓市暢旺,即使借方無力償還,貸方以銀主盤的方式出售,仍可取利。按揭中間人要多買賣才有利可圖,而測量師受僱於按揭中間人,盈利站在同一陣線,自然會盡辦法促成交易,不會多加計算樓市下跌時令次級按揭貶值所帶來的影響,因為此舉會影響測量師的生計。
同時,本來是貸方的投資銀行,又將收回來的按揭放在一起,將它們「證券化」起來,變成債券出售。出售債券,也總要有個品質保證,投資銀行便請評級公司來為債券打個分,但當時樓市上升,借方還款率出奇的高,評級公司便錯誤地把它們評為最高級別的AAA級,到樓市下跌時,借方相繼斷供,才發現評級出現問題。
如今信貸危機爆發,部份西方金融機構希望政府「做點事」,出手救市。回想當年亞洲以靠「關係」的做生意手法,不用建立合約,以為可以維持,結果這種生意手法令亞洲金融風暴爆發。當年不少西方組織,例如國際貨幣基金會,擔心借錢予亞洲各國後,會令各國日後更加對金融風暴疏於防範,要求各政府任由已破產的機構破產,才會借錢救市,作為對此制度的懲罰。
《蘋果批》認為,當日西方社會對亞洲各國的取態,確實值得表揚;而今天西方國家出現信貸危機,央行等機構亦應和當年對亞洲各國的態度一樣,以免出手救市,獎勵一個出錯的制度繼續存在。
《蘋果批》網誌: http://pieatapple.wordpress.com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