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訏百年 - 童元方(香港中文大學翻譯系副教授)

徐訏百年 - 童元方(香港中文大學翻譯系副教授)

七月在波士頓的一晚,我們與鄰居好友安妮去湖邊的那家「合法的海鮮」去吃龍蝦與魚。回程時轉到庫立治角時,已是十一點了。忽然看見「布魯克蘭書匠鋪」前是一條孩子與大人的長龍,三人幾乎同時大喊起來:「啊!是等待哈利波特新書開售的罷!」
望過去,整條哈佛街上燈火通明,小吃店、服裝店都未打烊,電影院剛散場,湧出更多人來。安妮說:「唉呀!路上太擠了,車子轉不過去。」只好踩着油門依然往前開。都快到家了,她又說:「不行!還是得轉回去瞧瞧熱鬧!」於是,不由分說轉了一個大U字彎,開回哈佛街,開過那家書鋪。像是檢閱了等候午夜開售哈利波特新書的人群,我們又同時大笑起來。
奇怪!就是有那麼多人有那麼大勁兒。連安妮都以回車一轉表達了她的興奮。很快回到我們寓所。在門口與安妮道了晚安,我與陳先生卻仍無倦意,談論着哈利波特的熱鬧,竟同時想起徐訏來。他曾經見過徐訏一次,但是在台,而非在港。我當然是不認識,而也這麼熟悉徐訏,可能是不知為什麼小時屏東的家中,存有大量的《兒童樂園》、《今日世界》什麼的。我與二妹不搶《兒童樂園》,專搶《今日世界》上連載的《江湖行》來看,所以印象深刻。後來又讀到彭歌的文章,說《風蕭蕭》在《掃蕩報》上連載時,重慶的渡江輪上,幾乎人手一紙……
說得高興,我很容易地在如山積的藏書裏,翻出一本小書來。是因我的藏書屬於亂中有序罷。《徐訏二三事》,是徐訏一九八○逝世後,爾雅出版社的隱地為表達尊敬與懷念之意而印的。從《鬼戀》到《盲戀》,從《荒謬的英法海峽》到《吉布賽的誘惑》,他都如數家珍。對另一篇比較寫實的作品《離婚》,更是條分縷析。
忽然他大嚷起來:「徐訏是民國前四年生的,今年是二○○七,不論怎麼算法,今年或明年,他是一百歲了!」他好像有了大發現似的,而從這裏又引出新的意見。
「當我們歎息現在的年輕人幾乎全是上網發表言論,但太多是胡扯、亂寫與轉抄,表達不出自己想要表達的意念或感情。閱讀七大部哈利波特系列至少使少男少女暫時離開網與機,而也看看書。至少百萬字看下來,等於受了範文寫作訓練。」
從前看徐訏,不記得是哪一本書上的,有這樣的詞句:「流星滿天,流螢滿野」,讓人沉吟良久:兩個流字、兩個滿字,用得多漂亮。所以我也覺得學中文,如果多看看徐訏的作品,至少可以文從字順些。
二○○七還有半年,或二○○八,我們不應該紀念一下徐訏的百歲誕辰嗎?看看這位寂寞到可憐的南來過客,就是罵他,也算「世皆曰殺亦知音」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