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進號」機肚被冰擊穿隔熱板

「奮進號」機肚被冰擊穿隔熱板

美國太空穿梭機「奮進號」前天(周五)與國際太空站接軌前,打觔斗讓太空人拍攝穿梭機機肚情況,赫然發現機肚有一道明顯溝痕,相信是升空時被冰塊擊穿隔熱板,太空人今晨會檢查「傷勢」有多嚴重,若問題嚴重而又無法修理,7名太空人要被迫滯留太空站,等待救援穿梭機10月升空營救。

今晨太空漫步「驗傷」

太空總署初步分析,穿梭機機肚靠近起落架位置的溝痕面積約19平方厘米,根據雷達讀數顯示,是穿梭機在升空58秒後遭外置燃料缸剝落的冰粒擊中,將機肚隔熱板打出一道溝痕。穿梭機外置燃料缸是使用超凍燃料,令燃料缸表層可能形成一層危害穿梭機的冰粒。
當局對此非常憂慮,因為2003年「哥倫比亞號」穿梭機機翼的隔熱板,被一塊脫落、重0.76公斤的隔熱泡沫擊穿,最終導致穿梭機回航時解體。冰粒的重量和密度比隔熱泡沫重得多,究竟會否對「奮進號」造成致命傷,暫時不得而知。
太空總署飛行任務主管香農(JohnShannon)表示,太空人今晨在太空漫步時,將會用機械臂和激光裝置徹底檢查溝痕有多深和面積有多大,當局在分析有關數據後,才決定是否要進行緊急維修。
香農強調,若溝痕非常嚴重而又無法維修,太空人惟有留在太空站,由於太空站有充足的糧食補給,足以維持兩個多月,讓太空人靜待救援,負責營救任務的穿梭機最快可在10月初升空,把滯留的太空人載返地球。
穿梭機上的焦點人物是女太空人摩根(BarbaraMorgan),她是「挑戰者號」1986年升空爆炸後首位上太空的女教師。她說初時無法適應無重狀態,終日感到整個人顛倒過來。
美聯社/法新社

拯救穿梭機三法

「哥倫比亞號」空難後,太空總署制訂了多項應變措施,在穿梭機上安裝了攝影機和加長的機械臂,專用來檢查及維修在機頭和機翼邊緣的傷痕,而維修隔熱板的方法有三種:

 1.在破損位置髹上黑油;
 2.鑲上一層保護板;或
 3.噴上一層有粘性的噴霧。

若太空人無法自行維修,太空總署會出動一支四人小組「太空拯救隊」,乘坐另一架穿梭機升空,太空站要放棄有致命問題的穿梭機,拋棄出太空,騰出空間給拯救穿梭機,接載太空人返回地球。
美聯社/《蘋果》資料室

太空總署發放「奮進號」機肚隔熱板損毀情況,圖中左邊白色位置(箭嘴示)是受損的溝痕。 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