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傳海報上,甄子丹位居大前方,古天樂靠在一旁,大半張臉被埋在陰影和墨鏡下。入場前揣猜古天樂會否只屬客串,看罷,其實古仔的戲份絕對不輕,而且演得不俗,儘管打得很少。
動作才是焦點,甄子丹說這次的動作設計,源自一種名為MMA的新式武術。驟耳聽來像甚麼碩士學位,也搞不懂當中混合了多少門派的功夫,總而言之,那些像是糅合了中國武術、泰拳、美式摔跤、巴西柔術和「爛仔交」的動作,打起上來實而不華,拳拳到肉。好睇!
在傳統武打片中,我們看到許多大開大合的瀟灑騰空動作,一拳一腳清脆利落。可是在《導火綫》中,甄子丹和敵人卻經常在地上翻來滾去,我鎖你的肩,你拉我的腿。看似拖泥帶水,但其實貼身肉搏,應該才是至為真實的死拼形態吧。試想你在空中做那麼多騰空、伸展動作,不等於拖延了自己的進攻時間,暴露了更多身體部位讓人襲擊?《導火綫》最閃耀的地方,是摒棄了絢麗的動作畫面,以真實性為先。
趨於平實的不止動作,相比起《殺破狼》着力營造的陰沉氣氛,為增添實感,《導火綫》也放棄了走風格化路線。燈光盡量採用自然光,平實的佈景設置,剪接一板一眼,慢鏡運用克制。對於「何以不用槍打用武打」的自圓其說,《導火綫》處理得相當出色。理由千篇一律,都是因為子彈耗盡,但沒幾部片子可以交代得如此具說服力。草叢槍戰的無定向性強,甄子丹被狙擊槍的性能所限更是個漂亮的點子。文戲和武戲的分佈是電影另一出色之處,兩者融合得相當圓滿,兩者皆適量。
可惜劇情新意欠奉,類似的警匪故事架構已看過很多。對角色背景的描寫也不夠深入,甄子丹與古天樂間的情誼感染力一般。論故事性,《導火綫》顯然不及《殺破狼》。
選角方面,《導火綫》在某程度上是《殺破狼》的一個延伸,找洪金寶的徒弟鄒兆龍出任頭號敵人,可謂順理成章。鄭則士的發揮空間不大,但仍是個很好的點綴。呂良偉霸氣十足,不知怎的樣子又有點越南味,飾演越南幫反派老大合適不過。最後說說甄子丹的造型,個人覺得很像馬榮成舊作《神王》中的主角,都真係幾型。
撰文:阿童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