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明珠 - 岑逸飛

綠色明珠 - 岑逸飛

這次廣西、貴州之旅的自駕車遊,令我刮目相看的是廣西的南寧,高樓林立,現代化的設施,連香港也不遑多讓。這城市是廣西壯族自治區的首府,北連山水甲天下的桂林,南接天下第一灘的北海,與桂林、北海構成廣西的黃金旅遊帶。
翻查歷史,南寧始建州郡於東晉時期,唐朝稱為「邕州」,元朝始有「南寧」之名。這地方居住的民族以壯族為主,佔六成以上,其餘尚有苗、瑤、侗等少數民族。壯族在古代分別稱為西甌、駱越、烏滸等,宋代始有僮族、仲族之名,明清時多稱為僮人或良人。壯族的舊稱一向是僮族,一九六五年周恩來倡議改「僮」為「壯」,以「僮」「壯」同音。故「壯」的讀音不是「強壯」的「壯」,而是「僮」,音「撞」。
壯族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其語言與現今的泰國語、老撾語相近,且人才輩出,太平天國的西王蕭朝貴、北王韋昌輝、翼王石達開,還有與筆者同宗的雲貴總督岑毓英、民初政治家岑春煊,他們究竟是壯族還是漢族,至今仍有爭議。
壯族中最為人熟知的,首推唱山歌的劉三姐。壯族人歷來都有唱山歌的習俗,以歌會友,以歌定情,而劉三姐則是壯族人心目中的美與愛、智慧與才能的化身。傳說中她的名字應是「劉三妹」,據記載她唱歌時「歡聽者環繞數山,圍堵重重,於三日夕竟忘寢食」,其哄動如此。
南寧號稱「綠色明珠」,因為此城相當綠化,半城綠樹半城樓,市中心遍植南寧市樹扁桃樹和南寧市花朱槿花,且公園甚多。美食則有著名的「南寧三雞」,即邕城醉子雞、串燒金錢雞和掛爐脆皮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