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人情還是為普選 - 林忌

為人情還是為普選 - 林忌

馬力一死,最意料以內,亦是意料以外的問題,就是泛民主派內部的混亂。
傳媒報道,因「民主黨」欠了何秀蘭「人情」,而公民黨亦如是,所以支持何秀蘭參選云云。
何秀蘭參選當然有其理據,從其出發點去思考,亦合乎情理,可是政治是否可以用來做「人情」呢?
記得4至6月英國首相貝理雅決定退休,香港媒體不斷用「貝白情仇」大做文章,把嚴肅的英國政治新聞,講到好似溏心風暴的豪門恩怨一樣;這種手法,在外國只有小報才會這樣報道,可是來到香港,卻變成了「專業」的國際新聞評論,令人搖頭嘆息再三。

政治不是用來派人情

中國人凡事從人情出發,是合乎中國的「國情」,可是這樣的做法,在普選的戰場上,遇着中共「唯物論」的政治計算,每次都輸到焦頭爛額;為甚麼?因為論對中國人性的理解,中共自然比起香港這些「君子」、「好人」認識更深一層。
傳聞早在馬力病逝之前,土共已經由高層協調好,全力支持葉劉出選;泛民支持者幻想土共會分裂內鬥,事實卻是每次都可以協調,為甚麼?因為餅仔夠多,餅仔夠大,阿公「話晒事」,自然問題不大;相比起民建聯內部爭位之戰來說,馬力的一年任期,不如交給泛民與葉劉鬼打鬼好過──葉劉贏了,對一年後的戰局影響不大;葉劉輸了,借泛民之手清除一個有威脅的人,又有何不可?論借刀的功力,泛民再學廿年都比不上土共。
相反,如果民主黨以及公民黨一心要還人情債,要力推何秀蘭出來選的話,未計其他挑戰者,如勞永樂、阿牛甚至黃毓民,只是看看補選的低投票率,泛民隨時有機會輸掉這場仗。政治,可不是用來派人情的。
2004年何秀蘭在香港證明了,1+1是永遠不會等如4的;2004年連戰和宋楚瑜,亦在台灣證明了,兩個敗軍之將,真的「何足言勇」?即使民主派支持者佔了多數,可是如果參選者欠缺魅力,這樣打一場爛選戰,一樣會白白輸掉。
不要忘記,香港的補選投票率長期都偏低;2004年在03年7.1的影響,加上連串封咪打壓事件,投票率仍只不過五成八;即使泛民沒有其他參選人(可能性極低),以何秀蘭的形象去和葉劉正面衝突,實在令人憂慮。
看看2000年程介南放棄議席的立法會補選,民建聯派出東區支部主席鍾樹根出戰,得票78,282,而得到民主黨全力支援的余若薇,亦只得108,401票,相差只不過是三萬票,而在選舉的零和遊戲之中,只要有萬五票轉投對家,結果就立即翻盤。
葉劉無論名氣、支持度、以至經營的路線,都遠非鍾樹根可比;這幾年范徐麗泰可以莫名其妙得到一班中產及師奶票支持,即為一例;在泛民的支持者眼中,葉劉的「厭惡度」遠超范太,可是對那些范太的選民來講,葉劉是否如此的乞人憎呢?林忌對此絕不敢樂觀;葉劉之所以可以「坐定粒六」,就是看準了范太的支持者,絕大部份會倒向旗下──反之,今日的何秀蘭雖然比起當年的余若薇出名,可是余若薇的專業、大律師公會背景,甚至在泛民團結一致的支持上,都遠比今日的何秀蘭優勝。

泛民內部是一盤散沙

再者,今日的葉劉有大量保皇媒體的支持,看看她身無公職,只是開了一個所謂智庫──匯賢智庫,也居然可以在媒體大量曝光,長期發表其偉論;再加上部份中國人熱愛「強人」的情意結,葉劉「格食格」,闊別立法會三年的何秀蘭如何能敵?單是面對面的互相質詢,即使不致落敗,但也佔不了甚麼便宜吧?
最後一個因素,就是泛民的必定分裂──而在人比人,比死人的情況之下,如果毓民和何秀蘭同時參選,而何秀蘭得到民主、公民兩黨的支持,毓民保守也可以吸走數千至一萬票,而這些票足以令何秀蘭以些微票數落敗;反之,如果何秀蘭在沒有人支持的情況下出選,其號召力會否強過毓民?如果泛民把補選定義為「普選公投」,以全港性支持度高的figure/icon出選,最起碼可以提高投票率,冲淡葉劉的鐵票,這樣泛民才有勝算;這就是為何連宋選也不如一個馬英九的原因,亦是泛民目前的困局──最悲哀的是,香港出生的馬英九,卻一早跑到台灣去了。泛民連一個馬英九都沒有,餘下的只有老黃忠而已。
這就是林忌為何冒大不韙也要號召華叔出山的原因,泛民內部是一盤散沙,這是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大家都知的事情;正如台灣的情況,連宋不能合,泛藍次次都被泛綠欺負一樣,泛民分裂是必然的;如對這點大家抱有任何幻想,還不如把錢拿去買六合彩。
只有非常人才可以做非常事,在非常時期只有非常之舉才可以改變世界。
馬奇維利(NiccoloMachiavelli)說:「人類的前途,一半受機會控制,一半受人力控制。」
美國的戰略家康恩(HermanKahn)說:「今天所採取的行動可以改變未來。」
法國的戰略家薄富爾(AndreBeaufre)鄭重警告:「歷史的風吹起來固然能壓倒人的意志,但預知風暴的來臨,設法加以駕馭,最終使其能為人服務,則又還在人力的範圍之內。」
「經驗的教訓即為古語所云──控制即為先知(Tocontrolistoforsee.)。必須發現萌芽中的危險,立即作出決定以制止未來的威脅。否則,只會成為命運的玩偶!」──《TheFallofFrance,1940》
林 忌
http://plastichk.blogspo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