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年初已啓動宣傳機器,聲稱「黨內民主」將是共產黨十七大的主旋律。中共的信息是,儘管胡溫當局不會推行「西式」政治改革,但起碼會擴大一般幹部與黨員在黨內選舉與程序上的參與和話語權。上周北京提前公佈二千二百一十七名代表的名單,並強調這些精英是通過黨員「差額」選舉產生;而且在十七大上,代表同樣會透過差額篩選出新一屆中央委員會成員;領導層還會在醞釀政策時讓黨員暢所欲言,以臻「民主集中制」之效。
雖然十七大在十月下旬才開鑼,但事實已擺明,胡溫有靠宣傳與公關蒙混過關之嫌。據官方媒體透露,二千多名代表不但有百分之九十三以上大學畢業,而且五十五歲以下的佔百分之七十點三,比五年前十六大多七個百分點。更重要的是,處於不同行業第一線的代表達百分之二十八點四,比十六大多百分之四;而且女黨員與少數民族黨員分別佔百分之二十點一和百分之十點九,也比上一屆多幾個百分點。
要嚴防「民主意外」
問題是,由胡、溫與國家副主席曾慶紅這「三頭馬車」操控的十七大籌備小組在抓人事上比以往數屆都要嚴謹,「非我族類」進中委甚至政治局的可能性極低。還記得在八十年代中期,黨內民主氣氛較高漲,有幾位如鄧力群等「左王」在一九八七年黨十三大選舉中委時被差額「差掉」了,令北京的知識界拍手稱快。但接近胡辦的人士透露,胡總這次要嚴防此類「民主意外」發生。
當局的「反民主」傾向在已公佈的黨代表名單中異常明顯。首先,跟以往一樣,黨、政、軍負責人以至地方領導絕大部份榜上有名。作為軍委主席的胡總把百分之十三的名額配給了服從性特強的軍隊與武警,已掌握一定的「鐵票」!同樣紀律性甚強的體育界,如著名運動員張怡寧、王義夫、王楠等也拿下不少位置。另外有一定比重的名額「預留」給黨國元老後人,包括鄧小平的兒女鄧樸方與鄧楠;劉少奇之子劉源;陳毅之子陳昊蘇;胡耀邦之子胡德平等。這些根正苗紅的幹部定會「服從組織意旨」來投票。
胡總方案束諸高閣
還記得胡溫上台不久,好幾位官方智囊曾放話,說胡總要大刀闊斧地改變目前政治局常委高度極權的不民主作風。辦法是回歸中共黨章,賦予黨代表大會與中央委員會應有的權力。按黨章規定,代表大會與中委乃黨的最高權威與決策機構,而政治局和其常委不過是推行代表大會與中委決策的「執行班子」而已。按此邏輯,黨代表大會應有常設辦公室與秘書處,且起碼每年開一次會,以擬訂政策與監督政治局與其常委的表現。惟有這樣才可讓有一定黨員認同的兩千多名代表行使他們民主決策的權力!但從北京的政情看,胡總正千方百計把「自己友」安插進政治局與政治局常委,至於幾年前他曾研究過有關提升黨代表大會實權的方案,這位新強人大概已束諸高閣!
林和立 中國問題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