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本地資優教育發展較遲,教育局01年初才推出《特別資優學生培育支援計劃》,透過全港中學提名,至今共錄取6,000名資優生接受額外培訓,該局又會提示學校可讓資優生跳班。但教育界批評計劃欠完善,埋沒不少資優生。教育局承認現正草擬跳班政策。
資優教育學院年底運作
《特別資優學生培育支援計劃》會因應中學資優生特徵和需要,籌劃培育支援活動;學校若發現學生智商較高、學業成績突出,在藝術、體育或創意方面具天份,會向教育局推薦跳級,以便接受適合程度的教育。
現時資優生分散各校,課餘才接受培訓,去年施政報告提出斥資2億元成立資優教育學院,培育10至18歲資優生,學院於年底運作,每年取錄3,000人。教育局指資優教育學院看資優學生需要,補充一些課程。
孫明揚索凱琳學習報告
元朗惠州小學校長劉明基昨稱,孫明揚剛透過該局地區人員,要求該校撰寫關於14歲會考九優狀元凱琳的學習報告,包括上課表現、讀書進度及校方施教方式等作參考。但他說當局一直欠鮮明指引,凱琳入讀該校時,學校也只是慢慢揣摩,最後嘗試批准她跳級。資優兒童家長會會長林潤富批評,若校方不懂識別資優生,便白白埋沒學生潛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