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魔法小葫蘆》的首映場,碰到監製、策劃、導演朱家欣,我跟他道了一聲謝謝。
我感謝他將我小時候喜歡的《寶葫蘆》的故事,拍得如此精采,在現代化的包裝下,繼承了原作的神髓,配以出神入化的電腦特技,使一個過時的兒童故事,煥然一新。在充滿歡笑的戲院裏,讓我重溫了兒時舊夢,追回了許多童年記憶。
童年記憶中,有許多幻想來自《寶葫蘆》一類的童話故事,在孤獨的時候想有朋友,在困難的時候想找幫手,在出神的時候想飛天,在無聊的時候想跟動物說話,在交不出功課的時候幻想有神仙打救,在打架打不過人家的時候幻想自己突然變成巨靈神。
童年是最多幻想的時代,天馬行空,期盼無限。在夢想根本沒有能力靠自己實現的時候,「寶葫蘆」、「神筆馬良」、「阿拉丁神燈」就成了幻想的救星。
雖說這些故事其實都含了教育兒童的意義,但兒童即使不能領悟這層意義,光看故事,沉浸在童話世界裏,也已經陶醉得在腦子裏深深落下了烙印。
這些烙印是我快樂的源泉,直到今天,在出神發呆的時候,在突發奇想的時候,只要想起小時候在童話故事中獲得的快樂,人就會莫名地歡愉起來。
其實童心從未離我們而去,而是埋得沉淺不一,誰可以幫忙挖掘一下,我們都應該說聲謝謝,表達一點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