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國進出口銀行在港發行的第二批人民幣債券,零售部份今日起至20號開售,總發行額為數20億元(人民幣.下同),零售及機構投資部份各佔10億元。以每名散戶最低入場費1萬元,撇除0.15%手續費不計,若成功獲分配1手債券,並持至到期日,兩年共收息610元。自6月27日國家開發銀行在港開售首批人民幣債至昨日收盤價計,個半月內人民幣滙價已升值0.77%,配售行指債息加上升值因素,可增強散戶認購人民幣債的興趣。
【本報訊】聯席牽頭及入賬行中銀香港(2388)全球市場部總經理戴瑩表示,10億元零售部份不可能再增額,散戶分配安排「盡可能每人一手」,是次將最低認購額降至1萬元,亦是希望讓更多零售投資者認購,而供機構投資者認購的債券,息率尚待釐定。
另一聯席牽頭及入賬行的滙豐,其債務融資常務總監兼中國區主管李樹林亦說,鑑於零售及機構投資者部份債券年期分別為2年及3年,故即使前者反應非常熱烈,亦不存在回撥機制。是次進出口銀行人民幣債,2年期票面息率為3.05厘,他說除了債息給予投資者穩定回報外,人民幣滙率升值,亦為投資者帶來好處。滙豐估計今年內人民幣升值5%或以上。
人民幣今年料升值逾5%
國開行6月底首推零售債當日,人民幣滙率收報7.6230,昨日則收報7.5646,而該批人民幣債在二手市場昨日報100.15%(即投資者若在市場出售,定價較發行價高出0.15%),孳息率2.939厘。
昨在港主持發債儀式的進出口銀行董事長兼行長李若谷笑稱,該行債息定為3.05厘,較國開行3厘略高,是希望「投資者多賺點錢」。對於在內地及來港發債,他指兩者成本相距不遠,但後者可擴大該行籌資渠道,亦對本港債市發展有利。
將進行商業化改革的國開行,早前入股巴克萊銀行,被問及進出口銀行會否步其後塵,他說年初全國金融工作會議決定國開行先行改革,進出口銀行則為改革作準備,但該行是否同樣改革為商業銀行及如何改革,並不是進出口銀行的決定,要視乎中央態度,亦牽涉多個部門如財政部、發改委、人行、銀監會等意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