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王府井的金寶街上,都是新落成的大樓,其中一幢中國豪華府第式建築份外矚目。它是明年啓用的香港賽馬會北京會所,馬會網頁說:「正好迎接北京奧運」,但中法混血兒的華新民一聽就氣,因為那裏原本是盛載着她童年回憶的胡同、凝結了她父輩心血的祖居,現在都灰飛煙滅,變成四合院的豪華會所。
京城內野心勃勃的現代基建、前衞建築越建越多,剩下來的胡同古宅院落越來越少。這些年來,華新民一直為保護北京古城奔走,但兩年前連她家三代人住過的老房子也保不住,房子所在的紅星胡同,連同附近幾條胡同一塊被香港發展商拆掉,部份地方改建為香港馬會北京會所,現在工程已差不多完成。
對中國司法制度失信心
房子清拆前,她曾寫信給馬會前主席夏佳理求助,但石沉大海;後來她代表90歲父親狀告北京市規劃委員會和華富金寶房地產開發公司(「內地第一富婆」陳麗華的香港富華國際集團旗下公司),都失敗而回。華新民正準備向法院申請再審,但她對中國的司法制度早失去信心,「那根本是司法腐敗的問題。」
她向記者出示證據,不單有民國時期的房地契,還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發出的房地產所有證,以及1963年她父親繼承產業的房地登記證明書,但法院認為,這些文件只說明房子的「歷史狀況」,駁回她的申訴。她認為,有關方面是非法侵佔私產,也不滿馬會視若無睹的態度:「香港不是講法治的地方嗎?」
碧眼高鼻卻一口京片子的華新民1954年在北京胡同出生、成長。祖父華南圭是1903年官派法國學習的土木工程師,是中國幾條鐵路的建設者、北京五環路的最早設計者,90年前娶了波蘭太太,為家人在北京親自建了一幢八角洋房和花木扶疏的院落,房子所在的無量大人胡同就是後來的紅星胡同。
華新民的父親華攬洪是留學法國的建築師,參與過不少北京和天津的建設。據說上世紀30年代,無量大人胡同的文化沙龍一個在華家,一個在梅蘭芳家,印度詩人泰戈爾和瑞典皇子就在梅家初賞京劇,附近還有蔡元培等名人故居。她10歲前的歲月就在那裏度過,文革期間跟家人離京赴法,90年代嫁了給一個中國人的她又回到北京,但祖居一帶的四合院都已住滿人。
她說,文革後政府承諾將被侵佔的房屋物歸原主,但過程非常緩慢,紅星胡同的房子一直未有歸還,產權卻是很清楚的,也受到現行中國法律的保障。她父輩在金寶街另一邊的逐安伯胡同的祖居,一早獲得歸還,現在她的公公婆婆就住在那兒;不過,前幾天,胡同斑駁的牆上,也貼出了拆遷通知。
本報記者北京直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