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良張震嶽

從良張震嶽

跟張震嶽談音樂,其實浪費。
我指的是,他的音樂固然精采,但這個人太豐富,音樂以外,他的文化推手角色、他的愛情觀、他的其他其他,有更多可堪思考與玩味之處。
張震嶽成名早,今年才33歲,上世紀開始已以rockstar之姿企穩華語樂壇,晨早修好身齊好家的他,近年想治國平天下。「你們是副刊嘛,我們可多聊文化。」他說。他剛出新碟,形象沉靜,人人問壞孩子怎麼突然從良,他答得累了,知道可以聊別的,很興奮。
記者:劉嘉蕙
攝影:周旭文
鳴謝:紅磡都會海逸酒店

文化推手「我想做一根針」

記者都惟恐天下不亂,訪問張震嶽,推開門看見他靜靜的看風景,我不知幾失望──期待現場有啤酒與粗口,結果他全程只喝水!
5年沒出新大碟,對上一隻EP距今也有兩年,雖然中間新聞沒有停過,做不文手勢露股演出是小兒科,跟相戀7年的台灣藝人路嘉怡分手、關係密切的女歌迷上吊自殺、捲入大麻案後洗脫嫌疑,每次都爆點十足。這次出唱片《OK》,他自己造型,黑禮服帽黑西裝,11首歌一首比一首平靜,壞孩子平靜了。「這5年來,感情沒了、朋友離世,我自然有改變,可是最主要是我覺得社會需要一些平靜的聲音,尤其台灣快要選舉了,時局很騷動,像一個快爆破的氣球,我想做一根針,卜的一下,讓大家cooldown。」

■壞孩子出碟:04年精選碟《阿嶽正傳》,封面煙圈與手指,難怪人人話佢壞孩子從良。

■壞孩子出show:阿嶽鍾意玩粗口手勢,出show做、出trip着、出碟用。但今次訪問半句粗口都聽唔到!

■壞孩子針筒灌酒:傳媒喜歡壞孩子,雖然張震嶽說,他從來不壞。

台客人人爭住認

張震嶽三個字,在台灣早不是單純的歌手,是重要文化推手。香港樂迷對歌手期望不高,只會分偶像派跟實力派,唱歌唔走音已列入了不起事項一宗,統一志願在紅館開個唱,不像張震嶽,出隻碟都牽扯到社會承擔。除了做唱片,近年台灣幾個文化風潮,都有他在後面力撐,「我的想法很簡單,就是希望趁我還有一點點影響力的時候,集合一些想法一致的人,一起為社會做事,讓大家活得快樂一點。」他跟伍佰等人合力搞起的台客搖滾,如今昂然步入第3屆,「台客像香港人說的蠱惑仔,看起來混混的,一身打扮很土,但他們很有自己看法,不受外來文化影響。我想,現在年輕人常會哈日、哈韓,卻對自己的文化沒有自信,所以我搞台客搖滾,希望年輕人敢於面對自己文化,3年前說台客,沒有人要認,現在大家都爭着舉手!」

■好孩子受訪:訪問一個鐘,阿嶽零狂野勁隨和,戴粗框眼鏡不為扮型,「可以看清楚一點。」他說。

■失戀時愛躲起來,「也會流淚,但一定不在女生面前哭哭啼啼。」

搞文化不能依賴政府

他是華語音樂界icon,私底下落手落腳支持民間小創作,近月成立網站Streetvoice.com,為年輕人提供創作發佈平台,對推廣文化也有自己洞見。目前最大心願是在台灣成立藝文區,像北京的工廠藝術村。他羨慕日、韓政府文化政策好,「要搞起文化活動,台灣人沒辦法依賴政府,裏面的人沒文化素養,台灣政客天天打架,只懂搞除夕倒數活動,所以我們必須自己主動爭取。」我想起上月揭娛樂版,失驚無神看到官恩娜話自己「親中」,說來輕飄飄冇負擔;比張震嶽年長幾歲的雷頌德,幾個月爆一次抄歌新聞,他隔個海看香港,會覺得這城市文化薄弱嗎?「文化來自對地方的歸屬感,香港人連自己是香港人還是中國人都搞不清,所以不能比較。」那有留意香港樂壇嗎?「真的比較少。」有工作人員拋出一個陳冠希,他壞壞的笑了,沒有答。

■阿嶽翻滾台客熱潮,圖為《我愛台妹》MV拍攝場面。

■《RockMeBaby》一書為舊女友於05年出版,香港難搵。

■與路嘉怡跨不了7年之癢。

■敢言敢搞怪,阿嶽無非想改變世界。

男人都需要情歌

張震嶽外形叛逆搖滾,卻寫抒情慢歌最動人。經典舊作《愛我別走》林奕華也曾撰文欣賞。他跟前女友路嘉怡7年情盡,女方上電視節目當眾灑淚。男方將感受譜成《OK》一曲,訴說單身心情,他說,失戀時習慣獨個人承受,開車聽歌,不喜歡裝可憐要人陪。
為男人的3個戀愛階段選首歌,阿嶽說,失戀要像伍佰的《鋼鐵男子》,「男生對感情要直來直往,保持coolcool的,分開就分開。」說初戀,《愛的初體驗》不過寫來好玩而已,他對愛情認真,「新歌《小宇》很貼近我的初戀感覺,有點青澀,是淺淺的喜歡。」提到熱戀之歌反答不出來,「熱戀是時時刻刻都很快樂,可我一時想不到甚麼快樂的歌。」最後他合作地答GreenDay的歌,搞到記者覺得自己問得蠢,熱戀喎,有個人咪得囉,聽咩歌啫!

■處男大碟《就是喜歡你》93年面世。

■《這個下午很無聊》獲選97年度中國時報十大專輯。

■98年的《秘密基地》收錄港人愛歌《愛我別走》。

■01年化身DJOrange出過兩張電子專輯。

■新碟封面設計由葛民輝主理,造型則是阿嶽自己包辦,「西裝穿了那一次就沒有穿了。」

後記最後來聊唱片

唱片宣傳是一件極悶的事,我覺得,要將一件事對不同傳媒重複講幾百次。所以我理解訪問開頭阿嶽那種懨懨的心情。
「大家問我這次改風格,怕不怕歌迷不喜歡?我想說,最好大家把我忘掉!我有信心我會抓到一批新聽眾。」
記者未發問,阿嶽自己autorun,簡單、利落、中point。如是者,原先計劃要花一小時的訪問,15分鐘內,阿嶽已把有關新唱片的部份,該答的答完。
忽然殺出一碟海南雞飯,原來晚飯時間到,阿嶽低頭食飯,我轉頭跟PR閒聊。冷不防阿嶽緩緩搭訕,「這唱片你自己買的哦?」眼光看着放在海南雞飯前面、記者自己帶去的唱片。
「對呀。」
「嗯,真不好意思……讓你破費了。」然後繼續默默食飯。那句話的語氣恍如一位小心翼翼的樂壇新人,知道人家真金白銀買了他的唱片,受寵若驚!結果我也受寵若驚得甚麼都沒回過去,等他吃完飯,再訪問,才有了以上的文化對話。
文化對話能敵宣傳現實嗎?唱片公司叫我點都要提吓,張震嶽香港演唱會,明年頭有得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