渣打多賺26%超預期<br>港稅前盈利連續3年新高

渣打多賺26%超預期
港稅前盈利連續3年新高

渣打集團(2888)連續第6年創盈利新高,在企業銀行及個人銀行均錄得高雙位數收益增長推動下,集團中期純利升26%至106.9億元(13.7億美元),高於證券界預測中位數(增長21至22%);而佔集團稅前盈利貢獻達三成的香港區,中期增長亦超預期,升12%至40.09億元,連續3年新高,該金額已等同香港區03年全年水平。

【本報訊】渣打股價繼本港收市升0.56%至253.2元後,倫敦開市後發力向上,香港時間昨晚9時報16.19鎊,折合256.8港元,較港再升1.4%。

派息1.8元增11%

期內派發中期息1.8元(23.12美仙),較去年同期增加11%;期內每股盈利升20%至7.85元(1.007美元),股本回報率則微降1.2個百分點至16.7%。摩根大通指出,集團經營收益增長高達28%,反映其新興市場定位強勁,可帶來可觀增長,故維持目標價308元及「增持」評級。
被問及渣打股東總回報(TSR)長遠目標時,集團執行董事南凱英表示,過去3年集團TSR增長介乎25至27%,去年為27%,過去5年平均複式增長率則為21%,對於上半年每股盈利增長兩成,他感到滿意,並希望可以持續下去。
去年9月渣打併購台灣新竹商業銀行,該行提前為集團首次帶來小額稅前盈利5460萬元,他預期,下半年入賬金額仍有限,但明年肯定錄得顯著進賬及帶來集團每股盈利增值,投資回報率可望達雙位數。渣打單一大股東淡馬錫,早前入股巴克萊2.1%權益,有指巴克萊有興趣與渣打合併,他拒絕置評,只說任何併購必須獲董事會認同。
除韓國及英美外,渣打上半年各主要市場稅前盈利均獲得12至53%增長,亞洲其他地區亦扭虧為盈。對於北美次按風暴有蔓延之勢,他說集團沒有直接參與次按,雖持有小量抵押債務證券(CDO),但影響微不足道。

韓國稅前盈利跌17%

期內韓國稅前盈利倒退17%,集團行政總裁冼博德對此感到失望,但撇除合理價值調整及中央化支出等因素,他指韓國市場進展良好。南凱英補充,渣打收購韓一銀行,絕對是明智之舉,隨着中小企及財富管理等業務發展多元化,相信稍後會有重大改善。
香港區仍是集團最大單一盈利來源,上半年淨息差微降1點子至2.2厘,企銀盈利增長三成。對於金管局新例會否影響渣打(香港)的發鈔權,他說該行符合規定,亦珍惜發鈔行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