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常說大人先敬羅衣後敬人,其實小孩子也一樣。美國有研究發現,小童分辨食物是否好味,不是靠舌頭,而是靠認「嘜頭」,同樣的食物,有麥當勞(McDonald's)快餐店的黃金雙拱M字標誌包裝,就特別好食,可見廣告宣傳攻勢的威力,令年幼至3歲的小童都成為品牌俘虜。
史丹福大學兒科副教授魯賓遜(ThomasRobinson),對加州63名3至5歲低收入家庭小童做測試,將薯條、牛奶、炸雞塊、胡蘿蔔和漢堡包五款一模一樣的食物樣本,分別用麥當勞包裝和無品牌淨色包裝,要小童比一比那樣好吃些。
電視廣告宣傳影響大
結果發現,有麥當勞包裝的食物大獲全勝,其中認為「麥當勞薯條」比較好食的小童數目,是認為無牌薯條較好食的6倍。品牌效應還伸延到非麥當勞招牌食物之上,同樣一杯牛奶,同樣一客胡蘿蔔,味道本來一樣,小孩卻總認為有麥當勞包裝的好吃些。
研究員進一步分析,發現偏愛「麥食物」的小童,家中電視機數目較多,本身也較多光顧麥當勞,反映他們接觸到較多麥當勞廣告和宣傳。
過去的研究已發現,2至6歲小童就懂得認品牌、商標和包裝,並會將產品和品牌掛鈎,而3至5歲小童最受外來刺激影響。魯賓遜說,單是包裝就可影響味道判斷,廣告宣傳威力之大,連他也感到意外,「我預料到會在這年齡組別發現存有品牌效應,但沒想到會這麼大,尤其是連胡蘿蔔和牛奶都有。」
小童似被麥當勞洗腦
家住波士頓的媽媽賴斯伯格十分同意這研究結果,說子女就像被麥當勞洗腦:「每次經過見到那M字標誌,孩子們都大呼肚餓,儘管我們才剛吃飽了。」
麥當勞發言人賴克(WaltRiker)稱,這證明麥當勞多年來提供最優質的食物和玩具贈品,「得到了信任」。對於關注癡肥問題人士指摘快餐店廣告令兒童偏愛垃圾食物,賴克指麥當勞近期的開心樂園餐和《史力加3》宣傳,都是集中推廣低脂健康食物。
美國廣播公司/哥倫比亞廣播公司/英國《每日郵報》
那款食物比較好味?
【薯條】
麥當勞包裝較好味:77%
無品牌包裝較好味:13%
味道一樣:10%
【牛奶】
麥當勞包裝較好味:61%
無品牌包裝較好味:21%
味道一樣:18%
【炸雞塊】
麥當勞包裝較好味:59%
無品牌包裝較好味:18%
味道一樣:23%
【胡蘿蔔】
麥當勞包裝較好味:54%
無品牌包裝較好味:23%
味道一樣:23%
【漢堡包】
麥當勞包裝較好味:48%
無品牌包裝較好味:37%
味道一樣:15%
資料來源: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