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騎馬受傷者增<br>醫生警告:合格裝備 缺一不可

學騎馬受傷者增
醫生警告:合格裝備 缺一不可

【本報訊】08年奧運香港協辦馬術比賽,令本港掀起一股騎馬熱潮。不過,醫生警告,騎馬有潛在危險,可引致全身癱瘓,甚至死亡。有私家醫生每年就接到10多宗騎馬受傷的求診個案,近年更有上升趨勢,有求診者治理後仍有小便困難的後遺症。初學者最容易受傷,醫生指配備合格裝備有助減低受傷機會。記者:佘慧紅

「唔跌過都唔算騎過馬!」騎馬20多年的陳瑞生,在馬場上跌過無數次,最嚴重一次斷掉兩條肋骨。馬場上,擦傷扭傷多不勝數,手腕和手踭更是受傷「黑點」。「好多人一跌係手落地先」,因此令手腕手踭骨折、骨裂。他建議市民到正規騎術學校騎馬。

肋骨斷易傷內臟

身兼香港運動醫學及科學學會會長的骨科醫生林國基稱,因騎馬引致肋骨折斷而傷及內臟的例子十分常見,他曾治理一名60多歲的病人,對方一直有正規學騎,一次墮馬意外卻傷了頸椎,壓住神經線,差點全身癱瘓;手術後雖然恢復活動能力,但至今小便仍有困難。
現時很多人到騎術學校報名學騎馬,但初學者技術不精,若果裝備不足,又不熟悉馬的習性,最易受傷。
林國基指出,初學者的經驗淺,不知道甚麼裝備適合自己,又不懂控制馬匹,是受傷高危族。另外,他曾治理一名11歲女孩,她參加遊學團往歐洲騎馬,在郊外突然有車聲,馬匹受驚下把女孩拋下來;他說如果在外地騎馬,應帶自己的裝備。

頭盔須通過測試

林國基指,良好的裝備包括適合自己的頭盔、加厚背心、手套、馬鞭、馬褲和馬靴,缺一不可,其中頭盔及背心必須通過安全測試。一旦受傷要立刻通知騎術學校的導師,如發現胸痛或腹痛,很可能是斷肋骨,要入院作進一步的檢查,確保沒有傷及內臟。

騎馬裝備

裝備:頭盔
選購要點:大小要適中,通過安全測試
作用:保護頭部

裝備:背心
選購要點:合身,通過安全測試
作用:保護上半身,包括肋骨及背部

裝備:手套
選購要點:有防滑膠粒
作用:避免手部被韁繩勒傷

裝備:馬褲
選購要點:緊身、有彈性、膝頭內側較厚
作用:避免褲過鬆擦傷大腿

裝備:馬靴
選購要點:有1吋鞋跟、平底
作用:一旦墮馬,腳不會勾住腳踏而被馬拖行

裝備:馬鞭
選購要點:無特定標準
作用:控制及指揮馬匹

資料來源:林國基醫生

騎馬小貼士

1.事前做好熱身和拉筋
2.選用適合自己身形的馬匹及馬鞍
3.選擇有專業導師的騎術學校
4.穿戴好合適的裝備
5.騎馬前先了解馬匹的脾性和習性
6.策騎前了解附近環境,遇事也可應變
7.患心臟病、羊癇症、嚴重背痛人士不應騎馬
8.騎馬時不應戴飾物,例如戒指

資料來源:林國基醫生、陳瑞生

騎馬前必須做足準備。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