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漫遊:格流以己長攻「些」短 - 阿呢斯奧

世界漫遊:格流以己長攻「些」短 - 阿呢斯奧

自詡為「最後的蘇格蘭王」的烏干達狂人阿敏,獨裁統治8年,估計逾30萬異見分子遭屠殺,寫下非洲的血腥歷史。飾演阿敏的科羅斯偉汀加,藉幾乎沒有港人留意過的電影《最後的蘇格蘭王》,在全球摘下10座最佳男主角榮譽。戲內戲外,蘇格蘭球會些路廸,隱隱約約滲出阿敏諸殺異己的邪氣。

禾達史密夫採懷舊踢法

這樣說也許會觸怒歷史學家和些路廸球迷,暫別動氣,姑且聽我如何自圓其說。近7季聯賽拿了5次錦標的些軍,像曼聯一樣擁有國內最完善的青訓系統,球隊就奇怪地年年向外招手(多是二線外勞如當拿廸),陣內小將卻成名無望,夏天更斥巨資羅致超新星史葛布朗、基倫等,似有意斷絕對手後路。
不過,死敵格流看在眼內,也許心生一句諺語「Nodaysoclearbuthasdarkclouds」(天再晴朗也有烏雲)。
格流去季滲入法式主義,最後宣告「革命失敗」,冥冥中,好像暗示了蘇格蘭人才有資格將聯賽再次帶給流浪的球迷。去季季中,禾達史密夫轉執教鞭,戰績詭異地回復平穩,夏天他雖獲管理層「開水喉」支持,但被過去扯緊財力後腿,發圍困難;禾達僅能靜靜地搞游擊戰,收購了麥高洛治、古利拿等,陣形和戰術走復古路線,打回最擅長的英式4-4-2。
些軍領隊史特根多次暗示「專攻歐聯」的想法,甫開「咧」,球隊落筆打三更;首戰大勝的格流,是時候以己之長攻人之短。對了,天再晴朗也有烏雲。文:阿呢斯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