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朝偉的臉孔 - 陶傑

梁朝偉的臉孔 - 陶傑

李安新作《色,戒》拍好了,先公布一張海報,梁朝偉飾演的男主角易先生,一個陰譎的表情。
仔細看清楚:這個表情,是這位男演員從前沒有讓人見過的一張面孔,很明顯,這是應導演的要求和指導做出來的一個獨特表情,就這張海報的這副面孔,這部電影,尚未公映,可以估算,李安已經成功了七分。
為什麼?因為一九四○年,汪精衞在南京成立偽政府,隨後幾年的上海,叫做「孤島時代」。汪政府的這段歷史,成王敗寇,在中國近代史上,是最曖昧,也最受到歪曲的一段故事,翔實紀錄甚少,國共雙方都無不批判醜訴,致使這段時期的人物,都成為一張張奸惡的臉譜。
孤島時代的上海人,包括許多為汪政府辦事的人物,心理活動異常複雜:他們活在日偽政權的羽翼之下,心知有一天,如果重慶的國府勝利,他們難逃制裁;但同時日本軍力強大,中日戰爭,未分勝負,英美坐視觀望,沒有明顯插手。萬一日本打勝這場仗,他們加官爵祿,這個會當杭州的特首,那個能做寧波的政務司。上海的孤島島民,是夾縫中被遺棄的一群,對前景充滿焦慮而懸疑。
命運真是一場賭博:買東京,還是買重慶?沒想到後來東條英機偷襲珍珠港,美國正式對日宣戰,炸珍珠港的決策絕密,汪精衞在廣播中才知道消息,氣憤得連連揮頭撞牆。如此一件大事,他惱恨日本沒有「諮詢」過南京偽政府,知道這下子日本必輸。
國民政府得到美國支撐,東亞戰場開始改觀,加上重慶加緊向南京滲透,軍統首領戴笠派特務去上海執行暗殺,《色,戒》的故事適在此一時機。許多汪政府人物,見風轉向效忠,紛紛與重慶暗通,協助政權「過渡」,答應「中央」一旦班師回朝,他們會替重慶接收大局。
這是人性的現實──在香港的過渡期內,許多「港英」高官,也是這樣的──但他們又恐懼「蔣先生」不是那麼有情有義的人物,勝利之後,隨時殺人滅口,掩飾政府與叛逆份子合作的真相。此時的孤島,舞廳遊樂場,依舊一片繁華,官太太的麻雀夜夜照打,卻難掩一股末日暗流掙扎的悲情與無奈。
這段歷史,就是英文所謂Intriguing,沒有深厚的功力,導演殊難掌控。然而看梁朝偉海報上的表情,抓住這張臉孔,戲有了保證,李安對這一切,是知道了。梁朝偉痛苦入戲,回不來二○○七年的香港,海報男主角一臉的淒苦和不甘,只有汪精衞末日的詞句可以做註腳:「闌干拍遍,心頭塊壘,眼底風光。為問青山綠水,能禁幾度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