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士從南灣出來,司機邊開車邊評論皇后碼頭的年青人,「搞咁多做乜呀,搵份工好過啦。」
我難免感觸,社會價值觀功利刻薄傾斜太久,對游手好閒的中青年始終脫不下有色眼鏡。搵食大過天,𢱑銀叻代表精英,無銀𢱑一族,額頭被鑿了隱形字樣:爛泥。有工唔做,搞搞震無幫襯,博拉上鏡,班後生,真係養唔熟。
連特首也反覆重申怪叫「我要做好呢份工」,打份工,儼然人生最大功能與成就。相反,冇工開,九成係社會敗類與渣滓。港女揀對象,也是首重經濟基礎,無業或者待業的,除非天生是女人湯圓,否則無女問津。假如傳媒落井下石,大可以調查一下,有冇女人支持另一半在皇后碼頭上蓋跟鹹風同眠。主流價值就像推土機,將其他有機元素不顧一切推倒剷平。參與社會運動的年青人,連八百元保釋金也負擔不來。那些家有四架靚車最近用幾十萬投得靚車牌的專業階層,肯定報以恥笑,在海景辦公室一邊歎雪茄一邊睇清場直播,七嘴八舌靈活運用英文粗口,挖苦說「呢班友仔乞兒都不如,有工唔做拖低晒就業率,正福佳!」在政治生態畸形與酷熱警報效應夾攻之下,香港人有銀用之後口音即刻變,mean了;中譯是,賤了。皇后好命水,無眼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