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驗鮮製中藥飲品 糖量多超成人所需<br>一樽銀菊露含糖10茶匙

抽驗鮮製中藥飲品 糖量多超成人所需
一樽銀菊露含糖10茶匙

【本報訊】在炎夏攻陷老中青市場、標榜健康清熱的凉茶飲品,含糖量卻比一罐可樂還要高。本報委託政府認可化驗所測試10款鮮製中藥飲品,全部的含糖量超出成年女性每日所需,其中甜度稱冠的鴻福堂銀菊露(「草本凉茶」),每樽500毫升的更含53.5克糖,即相等逾10茶匙糖,比一罐可樂含糖量高出三分一,熱量等於一碗白飯。有營養師形容上述飲品甜如「水溝糖」,建議市民光顧傳統凉茶舖。 記者:白琳、張嘉雯

本報上月在地鐵沿線車站的鴻福堂及健康工房門市,購買各五款500毫升鮮製中藥飲品,全部標籤均沒有註明含糖量。產品化驗結果顯示,鴻福堂的銀菊露、夏枯草及雪梨茶的甜度位居三甲,分別含53.5克、46克及44克糖,比一罐355毫升、約含40克糖的可樂更甜。含糖量最低的則為健康工房的香荷冬瓜薏仁水,含26克糖,以5克糖相等於1茶匙計算,即逾5茶匙糖。

「飲一樽OL肯定會肥」

劍橋聯合專科門診營養師兼美國註冊營養師梁慧思解釋,以成年男性及女性每日分別攝取2,000及1,500卡路里計算,撇除正餐,每日攝取糖份不可多於27.5克或20克,上述樣本除了香荷冬瓜薏仁水的含糖量沒有超出男性每日所需外,其他全部超標。
以鴻福堂銀菊露為例,每樽的糖含熱量214卡路里,相等於一碗白飯,即要急速步行40分鐘才能耗掉。
梁慧思曾接觸一些客人,每天喝兩至三樽中藥飲品,「佢哋以為飲呢啲好過飲水,我通常建議啲客攞條脷試吓先,好甜就唔好飲咁多。但係中藥飲品本身有苦味,中和咗啲甜味,好易中招。」她建議運動量低的女士每樽分兩至三次喝,「一個地盤工人運動量大,飲一樽可能冇問題,但係一個OL(辦公室女郎)就肯定會肥,糖尿病人更加唔飲得。」
確進糖尿中心註冊營養師林思為形容,中藥飲品的含糖量之高,與「水溝糖」無異,建議市民光顧傳統凉茶舖,或自行煲煮,「有啲client(客戶)唔知點解血糖突然飆高咗,再問先知係飲咗所謂健康飲品,其實大部份都係高糖。去凉茶舖飲嗰啲真係有苦味,肯定落少好多糖。」
鴻福堂回應稱,不同種類的糖均具藥用價值,配方會加入適量的糖緩和藥力,減低凉茶的寒凉特性或照顧不同體質人士。該集團會考慮在鮮製中藥飲品加上標籤註明含糖量,並正積極研發低糖及無糖產品。

痰多脾虛腹脹者不宜服

健康工房則表示,標籤雖沒有註明含糖量,但已標明有沒有糖份;該集團承認,若飲品含過多糖份,會引致「濕濁內阻」,痰多及脾虛腹脹者不宜服用,但上述產品乃按原材料的味道強弱、特性及消費者口味,作出「平衡調配」。

鮮製中藥飲品含糖量

坊間中藥飲品宜忌

飲品:夏枯草
宜服者:燥熱
忌服者:肝虛

飲品:雞骨草*
宜服者:濕熱性肝炎
忌服者:寒濕性肝炎

飲品:冬瓜水**
宜服者:濕熱性腎炎
忌服者:腎虛

飲品:竹蔗水
宜服者:燥熱
忌服者:濕重

飲品:祛濕茶
宜服者:濕重、燥熱
忌服者:虛弱、腎虛、孕婦

飲品:菊花茶
宜服者:肝熱
忌服者:肝虛

飲品:銀菊露
宜服者:實熱
忌服者:虛火

飲品:雪梨茶
宜服者:燥咳(濃痰)
忌服者:寒咳(清痰)

*寒凉飲品,過量服用可致停經
**利尿飲品,過量服用可致失禁
資料來源:中醫師公會會長關之義

市民反應
《以為健康》

黃先生(約20歲):「成日買鴻福堂凉茶,以為比汽水健康,標籤都冇話有幾多糖,成份好似好天然。」

《好似糖水》

張小姐(約20歲):「街買嗰啲凉茶好似糖溝水咁,又唔知係咪真材實料,都係媽咪煲好啲。」

《會自己煲》

霍小姐(15歲):「我成日都買夏枯草嚟飲,以後會自己煲,可以落少啲糖。」

鮮製凉茶不一定健康,部份含糖量高,痰多及脾虛腹脹者不宜服用。 黃建通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