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淵滄專欄:次按風暴擴大靠聯儲局出手 - 曾淵滄

曾淵滄專欄:次按風暴擴大靠聯儲局出手 - 曾淵滄

美股又再大跌,大家要加倍小心。過去兩星期,每每急跌之後就出現反彈,因此也吸引了不少人博反彈,但是,現在股市出現一浪低過一浪的現象,博反彈的風險增加了,相反的趁反彈減持會更理想。
美國次級按揭問題已在擴大打擊的範圍,現在連內地的一些銀行也涉及,持有一些有抵押債券,而這些抵押,就是次級按揭。實際上,應該說,全世界的銀行、基金,或多或少都會涉及。
這整個問題應該從按揭債券化開始,多年前,任何人想買房屋,向銀行借錢,銀行會很小心的評估借錢人的背景,有沒有固定工作?每月收入多少?還款能力如何?因此一旦借債者無力還錢,銀行就得面對壞賬的風險。
後來,有金融機構發明了按揭債券這個東西,方法是將一些按揭合約組合包裝成一個「資產」,然後發債券賣掉,金融機構只需要賺取利率差,就可以將風險完全轉介給購買債券的人或機構。比方說,這批按揭平均利率為7%,就以5%的回報將按揭當債券賣掉,賺取2%利潤,金融機構賺了毫無風險的利率差之後,又套回資金,再借錢給另一些人買房屋。
因為按揭可以當債券賣掉轉介風險,於是金融機構借錢就越來越「手鬆」,不再像傳統銀行一樣嚴格審查借錢的人的信用水平、還款能力。隨意借,任何人都可以來借,信用審查也許還會做,但只是為了訂利率所用,信用差的,利率高一些,這些付較高利率的,信用較差的按揭就是所謂的次級按揭。金融公司就把這些次級按揭包裝成債券賣掉。實際上,這些由次級按揭組成的債券,該是垃圾債券,不過,這個世界永遠有人認為高回報高風險是值得一試的,因此垃圾債券一樣有市場。100萬張的債券若賣給100萬人,每人分擔的風險只是100萬分之一,不過,向A金融機構買入一張,再向B、C、D……各買入一張,最後手上可能持有的垃圾債券也可以高達100萬張,如果這批債券全出了問題,風險也不小。

上世紀風波殺傷力大

記得上個世紀90年代初,美國也曾經發生過垃圾債券風波,大量垃圾債券價格大幅貶值,殺傷力也很大,使到全球股市跌兩成以上,美國有一個稱為Orange的鎮政府更破了產,因為這個鎮投資了不少垃圾債券。解決次級按揭危機的唯一方法是減息,且看聯儲局會如何處理。

作者為城市大學MBA課程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