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向全球徵集譯名<br>糾正Chinglish菜名

北京向全球徵集譯名
糾正Chinglish菜名

「政府虐待雞」、「還沒有性生活的雞」、「丈夫和妻子的肺切片」……這是某政府的暴行、動物奇觀紀錄片、抑或人體解剖學?統統不是,這些全是國粹級的經典中菜──「宮保雞丁」、「童子雞」和「夫妻肺片」。面對越來越埋身的北京奧運,當局以免這些「駭人菜譜」有辱國譽,決定由明日起至下月25日,向全球徵集英、法、德、日等文的譯名,以消除一直被外界評為中式英文(Chinglish)的劣名。 本報記者

宮保雞丁(又名宮爆雞丁)

錯誤譯名︰Governmentabusechicken(政府虐待雞)

慣用譯名︰Sauteedchickencubeswithpeanuts或KungPaochicken

雞肉的鮮嫩融合花生的香脆,這道馳名中外的傳統川菜,幾乎成為西方人眼中的中國菜代名詞。有關宮保雞丁的來歷有幾種說法。相傳清咸豐時,四川總督丁寶楨一向好辣、雞肉爆炒等菜餚,每遇客到訪他都會叫家廚用花生、亁辣椒和嫩雞炒製雞丁,甚受客人歡迎。後來他被朝廷封為「太子少保」,人稱「丁宮保」,有關菜式順勢被稱為「宮保雞丁」。

夫妻肺片

錯誤譯名︰Husbandandwife'slungslice(丈夫和妻子的肺切片)

慣用譯名︰Spicyoxviscera

出自清末,四川成都的街頭小吃,以牛肺為主料,經滷煮並佐以紅油、辣椒、芝麻麵等,深受草根階層人士歡迎。1930年代,當地一對郭姓夫婦所做的肺片風味獨特加上夫妻合拍,特別受歡迎。某日,一名頑皮學生食客將寫有「夫妻肺片」字樣的紙貼在其攤檔上,並高呼「夫妻肺片」。其後一名商人吃過郭所做的肺片後,讚不絕口,並贈給他們一幅「夫妻肺片」的金漆牌匾,自此成名。

麻婆豆腐

錯誤譯名︰Beancurdmadebyapockmarkedwoman(滿臉雀斑的女人製作的豆腐)

常用譯名︰Thespicyandhotbeancurd

這道風靡全球的川菜名餚,有逾百年歷史,是四川成都「陳麻婆豆腐店」的傳世菜餚,源於清同治年間,當地一間飯店老闆陳森富的妻子劉氏所創。她因面部有痘皮故被人稱作陳麻婆,她所創製的豆腐亦被稱為「陳麻婆豆腐」。1909年,被評為當地22間著名食店之一,至今在日本、新加坡等地仍視陳氏麻婆豆腐為正宗。

童子雞(又名桶子雞)

錯誤譯名︰Chickenwithoutsexuallife(還沒有性生活的雞)

常用譯名︰Springchicken

童子雞又被稱為桶子雞,至今已有逾400年歷史。顧名思義,做此雞必須用當年孵出來的小雞即童子雞以滷水燒煮。相傳桶子雞源於北宋,至清朝咸豐時,桶子雞創始人馬永岑重返故里並帶回一桶陳年老湯,其後開創「豫盛永」店舖。馬針對中原盛產雞的情況,再結合南京鴨製品的加工方法,創製出以雞為原材料,不開膛、不破肚,使整隻雞為桶狀,做出馳名中外的桶子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