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日本回來處理行李,不消一會兒,地板上很快堆滿了包裝紙,那些包裝紙都相當漂亮,和紙製作,印刷精美,往垃圾袋扔的時候讓人滿心不捨。有一個二人份量的烏冬,所用包裝包括和紙、卡紙、膠紙,還附送一塊以禾草及竹片編織的冷麵墊。日本人的奢侈叫人嘆為觀止。
日本是個充滿矛盾的民族,說日本人奢侈吧,他們把垃圾嚴謹分類,日本車亦以環保慳油見稱;說他們環保吧,每一分鐘,這個國家把多少資源浪費在包裝上呢?去年聖誕節,我在北海道一間小小的便利店買一包衞生巾,那個貌似木村的男店員用了一分半鐘時間,用一張漂亮的和紙把衞生巾包成一份禮物,再在「禮物」外套上一隻有顏色和花紋的膠袋,然後才把它放進便利店的透明背心袋中。「木村」這麼做,是為了讓女性顧客免卻拎着衞生巾招搖過巿的尷尬。事實上,當時是凌晨時分,雪很大,便利店位於半山腰,我走回山頂酒店的路上並沒有遇到一個人,可是,「木村」絲毫不怠慢,或者說不變通,還是一絲不苟在衞生巾外包上一層又一層的包裝。衞生巾是十三歲至五十歲女人的生活必需品,可是日本女人卻以買衞生巾為恥,就像她們使用廁所時,坐廁會不斷播出流水聲或音樂聲,用來掩蓋如廁的聲音。
我的日語老師告訴我,日本人有一種建前文化(tatemae),他們選擇把最好的一面暴露人前,或者說把他們認為適宜暴露人前的一面暴露出來,包裝文化、化妝文化、禮貌克制忍讓……都源於建前文化情意結,以至於矯枉過正,女人連自己的生理現象也不敢正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