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前周恒指波幅達1115點之後,上周港股高低位亦達1055點,從表面看,過去兩周港股表現分別不大,但上周大市走勢實在遠較前周波動及刺激,而單一交易日的恒指波幅更達600點。
以筆者觀察及感覺所得,投資者對上周大市波動的反應已與前周明顯不同,港股由高位下跌初期,大多抱着「撈底」或「趁低加碼」的心態,但面對上星期的過山車日子,大多有點不知所措,一連串問題轉向以減磅、套利、止蝕等為主。其實,恒指由高位回落至上周最低22145點水平,調整幅度只有6%,但若整天在觀察市場變化,則會因為大市的大上大落而感到不安。因此,在面對近日市場的大幅波動,大家更需清楚理解影響大市變化的因素,然後控制好自己的EQ及發揮自己的IQ,才可避免因為「過山車」而陣腳大亂。
其實,近期全球主要股市突然逆轉,主要是由次級按揭貸款引發的信貸收緊問題,即使非以次級按揭房貸為主的AmericanHomeMortgage亦受銀行收緊信貸影響,而部份投資次按產品的基金面對客戶贖回壓力,因而需要將其他投資套現等,這正反映信貸問題的骨牌效應。由於現階段仍未能掌握其連鎖影響會否進一步擴散,又或何時停止,因此,現時入市與國際資金市場搏鬥,實在並不化算。
相反,影響近期大市的另一因素──企業業績反而較易掌握,近期美國企業公佈的盈利大多有較佳表現,並對大市有一定的刺激作用,抵銷信貸問題的部份負面影響。香港的情況亦相近,滙控(005)及恒生銀行(011)中期盈利優於市場預期,對本身股價及大市即時產生推動力,上周二恒指急升400多點。其後東亞銀行(023)及聯想集團(992)公佈業績,兩者盈利各異,令股價表現不一,反映公司業績仍是市場的重要參考。
無可否認,全球信貸問題短期內仍將蓋過企業業績的消息,但根據業績揀選優質股作趁低吸納,總較隨便入市撈底、與國際資金搏鬥為理性。
在上述4家已公佈業績的公司來說,筆者曾推介的滙控(005)及東亞銀行(023)股價對業績反應各異,市場對滙控受次按問題的陰影略為紓緩,而上半年盈利仍未包括出售金絲雀磚頭股權的特殊收益,因此,只要次按問題不致惡化,全年盈利仍有望1成以上增長,惟股價仍因為全球信貸的陰影影響,短期股價只能與大市同步,仍是可分段買入的股份。
聯想績優可取
東亞銀行中期盈利受淨息差收窄、稅項及經營成本上升影響而略為遜色,但其內地業務發展較本港其他銀行為迅速,有助未來盈利增長保持兩成左右。不過,上周股價一度上升至接近50元後回落,股價料需橫行整固一段較長時間,大跌風險則不高。但大市調整後,部份股份已變得更具吸引力,不妨考慮換馬至滙控或中資銀行股,例如建設銀行(939)和交通銀行(3328)。較進取則可考慮聯想集團(992)──首季業績佳,收購IBM個人電腦業務已完成整合,積極拓展東歐及中東市場,盈利逐步改善,股價雖較波動,惟中線可望挑戰6元。
熊麗萍 滙業財經集團證券部主管
作者熊麗萍為證監會持牌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