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很少有像台灣那種能讓主持人自行發揮,不必依稿直讀的綜藝節目,是故台灣主持人個性比香港的鮮明立體。要是他們在香港,也許他們都會變成跟我們一樣的讀稿機器。
蔡康永是台灣其中一個著名的綜藝節目主持人。他最近推出的散文集《那些男孩教我的事》,教人眼前一亮。他的文字比想像更細膩,這本書轉成港版應該可以叫做《給我愛過我的男孩們》吧,蔡康永檢視成長路上的吉光片羽,驀然發現原來自己就是這樣一路走來的。今日的自己,其實是過去那些男孩在自己身上留下各種痕跡的結果。男孩像他,敏感脆弱,風趣優雅的外表底下,原來隱藏着的是這樣纖幼美麗的靈魂。環顧整個香港,也許只有林一峰一人有着如此的勇敢和敏感,有能力營造出同樣深度的感動。
相比同期書展沸沸揚揚的才子才女圖文集,蔡康永實在高了不知多少班。至少,我們能夠大聲承認,蔡康永寫的,是文學;而那些女星圖文集,卻只是作文。文學和作文,是兩個層次的事情。
香港藝人大多不懂得用文字表達自己,無他,平常不看書,對藝術對歷史也沒有認識,以為表演藝術就只是皮相的事,跟內涵無關,於是就努力往色相方向下苦功。台灣的吳念真是演員,同時也是電影導演和編劇,他寫的電影筆記不知多好看;劉若英和陳綺貞都寫得一手好文章,連那個弄得朱培慶一身蟻的CoCo寫的也頗能成句,相比之下,香港明星那些作品實在讓人汗顏,也教人不忍卒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