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巿人實在難以想像在無電、無冷氣的環境下如何度日。不過,對於居住在偏遠郊區,近月因被鄰戶拒絕「搭電」,又欠錢安裝獨立電錶的雄伯(75歲)來說,這兩個多月來被迫在高溫下過着最原始的「無電生活」,已是平常事。目前他在蘋果日報慈善基金「家居維修」專戶資助下,即將有電可用,毋須再過摸黑的日子。
雄伯70年代來港後,以駕駛貨車維生,30多年來寄住在其堂叔搭建、位於元朗八鄉的寮屋。近年其堂叔搬回內地生活,他與來港九年的妻子繼續在寮屋居住。
一直靠分錶供電
雄伯居住該寮屋以來,一直靠鄰居的分錶供電,每季他將電費交予鄰居,惟這種多年來獲得的「方便」,再不能維持下去,「兩年前鄰居將間屋租畀人,個租客成日話我哋加重咗佢嘅電力負荷,影響到佢間屋成日跳掣。上年佢都提過話唔再搭電畀我哋,但我同我老婆每月得4千幾蚊綜援,邊有錢裝電錶,諗住拖得就拖。」
直至5月,鄰戶終於停止向雄伯供電,令雄伯夫婦一夜之間由燈火通明走進沒有照明的摸黑日子,令他兩夫婦很不習慣,「最怕係半夜起身去廁所,又冇電,好驚踩到蛇蟲鼠蟻自己都唔知。最麻煩係雪櫃冇電,全部新鮮食物都壞晒。」兩人不敢在家存放新鮮餸菜,每餐被迫吃杯麵、醃製食物和罐頭。
雄伯夫婦希望盡快安裝獨立電錶和電線,便毋須在高溫下困在寮屋內過着無電日子,可是高昂的安裝電錶費用,他實在無力負擔。蘋果基金有見及此,已在「家居維修」專戶先行撥款8,000元,直接向工程公司支付電錶安裝費,讓雄伯家居的電力盡快恢復。
專戶簡介:捐款改善貧者生活
社會上不少貧困老弱,因欠缺維修費,生活在日久失修的居所,易生危險。有見及此,蘋果日報慈善基金特設「家居維修」專戶,籌款協助貧困家庭進行緊急及基本的家居維修,改善生活環境。善長慷慨支持,將可讓更多有需要家庭受惠。
「家居維修」專戶捐款編號:C1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