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stheSinger - 劉紹銘(嶺南大學榮休教授)

It'stheSinger - 劉紹銘(嶺南大學榮休教授)

喬志高《謀殺英文》的現場有此例證:ConfuciusSay,"Womanwhokeepmanindoghousetoolong,sometimefindhimincathouse."喬老有中譯:「子曰:『太太把先生關在狗屋裏太久,早晚會發現他跑到貓房去了。』」「狗屋」和「貓房」何所指,George沒說。不妨解作大婆和阿二吧。孔老夫子沒說過這句話,猜錯了也無傷大雅。美國唐人街餐館客人飯後例必送上FortuneCookie給你算流年。你打開小甜餅,就看到尾指大小的英文字條。上書「子曰」甚麼甚麼的,如Yourlifewillgetbetterintime。
George謀殺英文的句子長,出處不可能是「流年曲奇」,應該是素以幽默漫畫作插圖的《紐約客》雜誌。仲尼怎樣「謀殺」英文呢?記得我們學英文時初識ABC,老師就耳提面命,要我們別忘動詞第三身單數現在式加"s"。上面三個動詞,從「子曰」開始,都短了"s"這條尾巴。
Confuciussay這玩笑,為的是譏笑中國人說英文口齒不清。除此以外,也可以看出洋人眼中的孔子跟我們的「至聖先師」分野多大。除了在教堂非聽牧師講道不可外,一般美國人都怕跟愛說教的人交往。Preach是說教。在他們心目中孔子就是個preacher。
我們也難怪洋人拿孔丘開玩笑。試看《論語》一句:「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劉殿爵教授的英譯是:TheMastersaid,"Thegentlemanseeksneitherafullbellynoracomfortablehome."把追求幸福視為人生第一要義的洋人看了,一定以為夫子在說笑話。「食無求飽」還可說是為了「瘦身」,但「居無求安」,這算什麼話?
夫子一離開番邦,回歸祖國,可風光多了。于丹因在中央電視台開講《論語》譽滿神州,帶動〈于丹《論語》心得〉一書暢銷近三百萬冊。看來日月已換了新天,因為文革時期孔老二是「大毒草」。其實今天看來,他一樣「反動」。子貢問政,你看他怎麼答?「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貢問如三者去其一,先去那一個?答曰:「去兵」。還要去一個呢?答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
大陸人民在唯物思想指標下生活了幾十年,現在忽然對「論語雞湯」這麼着迷,是不是唯心主義重現人間的跡象?這想法浪漫了點。我想實情應該是,她的節目叫座,因為她的歌唱得好。英文有此一說:It'sthesinger,notthesong。歌手聲色藝俱全,觀眾受落,歌詞是什麼,反而不必計較了。「名嘴」硬是要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