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次級按揭風暴席捲環球股市之際,內地股市成為全球資金避風港,在基金狂掃大藍籌下,滬深股市齊攀歷史新高。上海綜合指數首次於4500點樓上收市,報4560.77,升153.04點(3.47%);深圳綜合指數漲2.34%至1323.40點,兩市總成交達2669億元(人民幣.下同),市值更突破20萬億元,至20.3525萬億元。
【本報訊】金融及地產股成為升市雙頭馬車,基金重倉股亦全線報捷。招商銀行(3968)A股、中信證券漲停板,國壽(2628)、平保(2318)A股亦分別進賬6.88%及8.52%。地產龍頭股萬科亦曾漲停板。
兩新股首日漲5倍
昨日在深圳中小板上市的兩隻新股宏達經編和中核鈦白,收市竟較招股價齊齊高出5倍。據中國證券登記結算公司資料顯示,前日基金開戶數目超過60萬戶,反映投資者通過基金間接入市的熱情高漲,連同12.8萬新增A股戶口,單日錄得破紀錄的73萬新戶口。
而內地WIND資訊數據統計,截至上月底,58家基金公司管理的352隻基金,總規模首次突破2萬億元,相當於現時滬深流通股票總市值約30%,而上月以來由新基金發行、舊基金拆分等,令基金急增大約近千億新資金銀彈。基金一舉一動實際上已主宰A股升跌,故有業界人士笑言,A股已淪為基金市。
以基金買貨為重點的滬深300指數為例,昨日升幅達3.66%,跑贏滬深指數,今年累積升幅已達1.25倍。不過,基金買賣進銳退速,一旦市況逆轉或政策不明朗,A股亦隨時暴瀉。
基金規模突破2萬億
A股表現搶鏡,H股指數昨收復中段下跌145點失地,收市倒升71點(0.56%),報12779.67。中國銀行(3988)承認持有非常少的次級按揭抵押品,股價跑輸同業,A股僅升2.8%,H股更倒跌1.2%。高盛發表報告,指6間上市中資銀行中,以中行涉及的美國證券投資金額最多。評級機構標準普爾則維持中行正面展望評級,指該行有一定程度次按投資,但有關產品獲最高信貸評級,即使因重估而出現虧損,相信幅度輕微。
摩根大通發表報告指出,雖然全球面對持續的信貸風暴及重新定價的風險,市場波動料維持一段時間,惟內企盈利勝預期、人民幣持續升值,及QDII效應,A股及中資股可看高一線。該行遂調高H股指數目標至14500,MSCI中國指數亦提高至77點,分別較現時約有13%及16%上升空間。該行首選平保、建行(939)、瑞房(272)、上置集團(1207)及鞍鋼(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