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不少人都愛玩Wii、PS2等電視遊戲,其真實感和互動性均令玩者更加投入,成功感更大。在享受歡樂的同時,有否想過這些遊戲也能作為輔助治療?九龍醫院就利用這些電視遊戲來訓練腦部受損者的注意力、手眼協調等等,不但效果好,更能提升病人的自信。記者:梁嘉熙
九龍醫院腦損傷認知訓練中心由05年起,提供具有真實感和互動性的電視遊戲予腦部受損人士作輔助治療工具,訓練其專注力、速度、反應和手眼協調能力。該院職業治療部門經理鄭吳倩華表示,這些遊戲能用於治療感官較差的病人如老人家或中風病人,參與一些虛擬活動如保齡球,跑步等,能訓練其活動能力,保持頭腦清醒。遊戲所帶來的成功感,更有助老人癡呆症和抑鬱症病人提升自信,改善與人溝通能力。而一些模擬日常工作遊戲如抹窗等,可訓練病人的耐力及工作速度。
可以在家練習
除了使用一些市面上可購買的遊戲機外,九龍醫院與理工大學共同設計了一些虛擬現實科技來幫助訓練病人,例如使用櫃員機提款、搭地鐵及到超級市場購物等。除了到中心外,病人在家中登入該遊戲軟件訓練,院方便可追上病人的最新進展;病人也可在安全情況下有充足練習。
彭先生今年40多歲,兩年前交通意外令腦部受損,反應也慢了。他說:「有些記憶失去了,出院後有朋友來探我,我都記不起他的名字。」彭先生指電腦遊戲能刺激其思考,玩「抹窗遊戲」更有助他替太太做家務。
有助提升自信
何瑞蓮婆婆今年84歲,人老後記性變差,情緒也不太好。她接受遊戲治療已經一年,由從前的抗拒到現在的期待,逢星期三的治療是瑞蓮最開心的時間。瑞蓮變得很有自信,反應快,做任何事都變得積極和全神貫注,更指遊戲很容易,「難不倒我這專才!」
九龍醫院是全港首間專門中心,有系統地訓練腦力衰退人士的認知能力,門診約有60多個病人,住院500人中有五成接受認知訓練,院方會考慮不同病人的需要才使用電視遊戲作輔助治療。
特稿:Sony捐PS2予醫院
不少病人也透過PS2的遊戲,接受職業或物理治療。SonyComputerEntertainmentHongKongLimited市場部高級經理項明生指出,去年新力已捐出10多部PS2予瑪麗醫院,讓病人接受治療,十分受病人歡迎,反應很好,每月受惠人數約有100人,並會推廣至其他醫院。
電腦會進行評估
項明生指出,遊戲協助復康的計劃以瑪麗醫院作試點,已計劃向伊利沙伯醫院和九龍醫院各捐出10多部PS2。
除了PS2外,新力也會針對病人需要,捐出不同遊戲,包括適合兒童的得意卡通遊戲如「捉馬騮」,適合老人癡呆病人的麻雀,簡單智力遊戲如「食鬼」、「泡泡龍」及「俄羅斯方塊」等;也有適合物理治療用的「I-toy」,使用者能透過視像鏡頭玩「抹窗」、「打拳」等遊戲活動手腳,電腦更會進行評估,有助了解病人進展。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