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兩宗 單管雙程車禍20人傷<br>紅隧獅隧連接發生 一司機命危

一夜兩宗 單管雙程車禍20人傷
紅隧獅隧連接發生 一司機命危

【本報訊】常在凌晨時段實施單管雙程行車的隧道危機四伏,隨時成為奪命陷阱!昨凌晨紅磡海底隧道及獅子山隧道更在個半小時內發生兩宗越線車禍,共8男12女受傷。其中一輛私家車在海底隧道駛往港島,途中在管道內失控越線,迎頭猛撼一輛滿載乘客的公共小巴。私家車司機重創被困,獲救送院命危,小巴司機亦情況嚴重。警方正調查肇禍原因。記者:伍浦鋒、黎志偉

首宗車禍現場為有35年歷史的香港海底隧道(俗稱紅磡海底隧道),全長1.86公里,為本港最繁忙隧道,去年平均每日逾12萬部車輛使用。本報昨多次致電向該隧道公司查詢,但一直未獲回覆。
昨晨3時許,姓陳(22歲)青年獨自駕駛萬事得Demio私家車,沿正進行單管雙程行車、時速限制50公里的香港海底隧道由紅磡駛往港島。私家車駛至約200米管道內突失控越過對面線,狂撼迎頭駛至的一輛滿載乘客公共小巴右邊車頭,繼而車尾向左轉橫亙路中。

私家車變廢鐵

肇事私家車撞至毀爛不堪,恍如廢鐵,司機被困車內,頭破血流重傷昏迷,由接報消防員用鋼索將凹陷車殼扯開,約半小時後始將他救出。被撞小巴則車頭凹陷,擋風玻璃碎裂,多名乘客撞傷手腳或跌在車內地上受驚呼痛,姓周(63歲)小巴司機亦頭部受傷,由隧道公司職員協助離開車廂。數名輕傷女乘客自行走至隧道九龍出口外歇息,其他人在管道旁邊石壆待救。
意外中,兩名司機及4男10女小巴乘客(19至63歲)分別被送院救治,其中私家車司機情況危殆,小巴司機傷勢嚴重,暫不適宜接受呼氣測試;其餘乘客均無大礙。有乘客事後形容兩部肇事車輛當時均高速行駛,警方正調查意外原因。

騰空管道維修

另外,同樣單管雙程行車的獅子山隧道,昨凌晨4時半亦發生車禍。一輛私家車沿獅子山隧道駛往新界,途中在管道內失控越線,撼向迎面駛至的專線小巴,尾隨一輛公共小巴亦煞掣不及撞向專線小巴車尾。其中兩名私家車女乘客及兩名公共小巴男乘客(22至46歲)均受輕傷,送院敷治無礙。姓周(38歲)私家車司機涉嫌拒絕提供呼氣樣本作酒精測試被捕帶署。
獅子山隧道管理公司姓余經理表示,為騰空另一管道進行路面維修工程,除假期及繁忙時間,平日凌晨時段會實施單管雙程行車,時速限制由70減至50公里。公司已在管道入口放置「雪糕筒」及指示燈,管道內亦有指示標誌和廣播提醒駕駛者。

紅隧單管雙行車禍示意圖

1〉萬事得Demio私家車沿紅磡海底隧道駛往港島,駛至約200米管道內失控越過對面線,與往九龍方向行駛的一輛滿載乘客公共小巴相撞

2〉被撞小巴車頭擋風玻璃碎裂,車上多名乘客撞傷手腳受驚,事件中兩車共16人受傷

蘋果資訊:凌晨燈暗單管雙程危機多

對於單管雙程行車頻釀車禍,香港汽車工業學會副會長李耀培認為,與司機警覺性不足有關。他指部份駕駛者欠缺單管雙程行車經驗,錯用高燈妨礙迎頭司機的視線;也有司機因「打瞌睡」、酒後駕駛或藥物影響,令注意力減弱,引致入錯線、偏離行駛,甚至失控越線造成意外。
李耀培提醒駕駛者,平日盡量靠左行駛,即使在單管雙程隧道行車,也不會碰到對面線車身較闊的小巴或巴士,並要使用低燈及減慢車速。倘發覺入錯線,司機可在安全情況下切回原線。若意外無引起冒煙或火警,亦非置身緊急逃生情況,無論肇事司機或乘客都應留在車內待救。
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主席鄭家富指隧道公司為減省開支,常在凌晨關掉管道內部份電燈,駕駛人士在較暗的燈光下易生事故。他稱去年曾建議在管道內路中加設螢光膠柱,但運輸署認為非固定式分隔欄或柱,會被車輛撞跌地上,影響行車安全;固定式分隔柱則會阻礙隧道運作,最終否決。

消防員用鋼索拉開私家車車身,拯救肇事被困私家車司機。

小巴上部份輕傷者坐在管道兩旁接受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