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全球暖化問題日益嚴峻,《大眾科學》(PopularScience)雜誌想出五種拯救地球奇想,包括製造鹽冰、安裝巨型泵從深海抽出冰冷海水等,阻止水流變暖和樹林消失等問題。
製造鹽冰救海洋
北冰洋正在融化,冰水稀釋了海水鹹度,影響水流冷熱和速度,長此下去會令海洋生物死亡,魚穫銳減。美國科學家建議出動8,000艘製冰的駁船前往格陵蘭,在冬天泵海水製成人造冰雪,噴灑在冰山上;春天時向新凝固冰層噴水,當充滿鹽份的冰融化流回海底,會加速海水對流,維持氣候正常,但費用要3,900億港元。
蓋毛氈減慢冰川融化
阿爾卑斯山的冰川正在融化,部份地方每年縮減數十米以上,為了防止冰川融化,有科技公司用合成毛氈將冰川蓋住,將紫外線反射回去。這項技術在瑞士滑雪場進行過試驗,證實可減少80%冰雪融化,但成本高昂,每平方公里需花3,614萬港元。
海水冷卻泵削颶風威力
海水變暖,易產生超級颶風。美國科學家打算將160萬支巨型冷卻泵放進墨西哥灣的海底,用巨型浮筒浮起,一旦有颶風形成,就從深海抽出寒冷海水,令海水溫度降低,減低颶風威力,估計要動用100艘駁船,費用要約390億港元。
塑料濕地種植物
為了保護生態環境,科學家計劃用聚合物網狀物,加上泡沫塑料和地毯,建造人工濕地。當種上植物,植物的根部會伸延到人工濕地之下的水流,可起氧化和淨化水流作用,人工濕地每平方公里造價為23.9億港元。
快高長大超級樹
全球雨林面積以每天約4萬公頃的速度縮減,放任下去,所有雨林在2050年消失。美國生物科技公司ArborGen正研製基因改造令樹木快速生長,減少妨礙製成紙張的「木質素」。「超級樹」種滿一平方公里要36.3萬港元。
http://www.popsci.com/popsci/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