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旱情持續,尤以江西、黑龍江、湖南、內蒙古、吉林、廣西六省區旱情最嚴重,而廣東亦出現高溫少雨天氣,今年7月雨量比多年同期減少七成;四川則受天氣影響發生16年來最嚴重的稻飛蝨蟲害;而河南鄭州遇上強對流天氣,全市突下大雨,刮起大風。中國氣象局新聞發言人宋連春前日表示,中國極端氣候的出現將越來越頻密及明顯。
廣東江西大旱缺食水
廣東今年以來累計降雨量僅991毫米,比多年同期減少近兩成,尤其進入7月份持續高溫少雨,月平均雨量僅65.8毫米,比多年同期減少七成。粵北的韶關、清遠,粵西的湛江、雲浮和粵東的梅州等市局部地區旱情嚴重,且有迅速蔓延趨勢,其中韶關更出現山塘和農田干涸龜裂,深井見底的情況。據初步統計,全省受旱農作物共260.3萬畝,38.1萬人食水不足。
而自7月以來,江西旱情持續加劇,全省799萬畝農田受旱,106萬人食水不足,部份村民要靠官兵送水抗旱。
鄭州雷雨白天變黑夜
鄭州市昨日上午約9時遇上強對流天氣,全市在雷聲隆隆中出現狂風驟雨,濃雲密佈令整個城市一下子陷入黑暗之中,就像白天瞬間變成黑夜。在鄭州市區主幹道之一的花園路上,所有車輛都開着車燈,緩慢地行駛。大風挾着雨點砸向地面,不時地刮起陣陣「水霧」。因為風大雨驟,部份行人甚至難以撐起雨傘。
四川稻飛蝨毀水稻田
稻飛蝨蟲害至前日已遍及四川97個縣區,受災面積達585萬畝,7.1萬畝水稻絕收。受天氣影響,預計稻飛蝨為害範圍還將擴大。稻飛蝨每年夏季會從廣西、貴州和雲南等地遷飛,一般止步於四川盆地東南部,很少越過長江。但由於今年的強氣流使稻飛蝨飛得更遠而越過了長江,加上稻飛蝨遷入時正值四川多雨天氣,遇雨被迫降落地面,迅速向川西北和盆周山區擴散。